第五百八十三章 逼捐(4)【还债1/40】(3 / 7)

加入书签

; 参与者,不仅仅有汴京的闲汉、泼皮。

    还有在京城的野僧、流僧。

    这些没有官方身份度牒的僧人,在过去一直被各大寺庙排挤,只能私下设寺招揽信众,悄悄摸摸的传播信仰。

    如今,被他们逮到了机会,自是一个个挥起拳头,痛打着各大寺庙。

    有了这些人的加入和背书。

    现在汴京的舆论,对诸寺都极为不利。

    特别是拥有质库的寺庙,几乎陷入人人喊打的境地。

    而这一切的一切的源头,显然都是因为这些和尚,没有给当朝天子足够的面子!

    要知道,自天子降诏后,汴京内外三教九流,都是踊跃捐款,义助淮南灾情。

    如今,据说总捐款,单单是铜钱已经突破了五十万贯!

    宰执、元老、外戚、勋贵,纷纷慷慨解囊。

    没有一个的捐款少于千贯的。

    汴京商贾们更是急公好义,纷纷义助淮南。

    不止捐钱,还捐助了许多布帛、衣物。

    在宗教界,佑神观、崇真观、延真宫等道观,纷纷捐钱捐物,更有道士,到京中市井摆摊,为百姓算卦,将所得尽数捐与淮南。

    而中太一宫、西太一宫、集禧观、五岳观等皇室供奉的道观里的牛鼻子们,更是已经组团,要去淮南,为受灾不幸死者开坛祈福。

    反观佛门呢?

    金总持悲哀的发现,到今天为止,各大正寺,只有他一个人主动请求,前往淮南,为灾民尽力。

    而各大寺庙,更是连原本承诺要捐的钱帛,到现在都没有到齐。

    好多,只交了原本承诺的三成、五成。

    而其他教派,可都是全额支付了!

    景教僧人突沙的五千贯,是他亲眼看着送到的宣德门下。

    大食教的僧人,听说也零零碎碎的拿出了一些财帛。

    最夸张的是,一个平素几乎没怎么听说过的叫;一赐乐业的胡人寺庙,在昨天也敲锣打鼓的满载着一车铜钱,送到了开封府。

    那些野心勃勃的野和尚们,也都跳了出来。

    想方设法的刷存在感。

    和这些人相比,佛门敕建寺庙不仅仅反应迟钝,大大失分,在态度上更是极不端正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