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怎么穿老刘家的衣服?(3 / 8)
bsp; 地图上,贴着很多纸条,每张纸条似乎都对应着一个厢坊或者一条街道、一个市集。
三人连忙低头,不敢再看。
他们被带着来到御榻前,便下拜俯首,依着君臣之礼拜了四拜(文彦博是三拜),然后口称冒死、斗胆云云,起身近前,看了看睡在御榻上的天子。
只见天子面容红润,睡容安详,只是眼角还有少许泪痕。
于是三人躬身再拜,说了一句:「臣等万死冒犯。」
然后才亦步亦趋的退下去。
在退出内寝的刹那,文彦博的眼角,瞥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。
是他的孙女文熏娘,正从殿中一侧出来的影子。
文彦博顿时心中大喜。
服侍天子,和在天子内寝服侍。
这是两个概念!
出了内寝后,文彦博与两位宰相,便来到帘前告罪:「臣等合该万死,乞两宫慈圣降罪。」
帘中的两宫,自不会降罪,也不敢降罪。
太皇太后道:「三位髃臣,何罪之有?」
向太后也道:「三位髃臣,一片赤诚,本宫与太皇太后,理当嘉奖。」
三人连忙再拜:「臣等不敢。」
经过这一番,其他宰执、元老也全都冷静了下来,也都在心中,明白了这个事情的重要性。每个人都知道,这是好事!
天子为淮南灾民而伤心、哭泣,甚至内疚、自责。
这是什么?
此圣君之行也!
更是感动大宋的事迹!
此事传到淮南,也足可安慰、稳住那些饥寒的灾民。
天子都为大家伤心了,掉眼泪了。
灾民们哪怕饿着肚子,即使冻得瑟瑟发抖,也该感恩戴德才是。
具体到朝堂,此事就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。
有圣君,就定有名臣、贤臣嘛。
只要帮着天子,将淮南的灾情安定下去。
此事肯定会上国史,甚至有机会成为一个典故。
于是众人的心思,顿时都活络了起来。
 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