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六十四章 见贤思齐(6 / 8)

加入书签

sp;  枢密院,掌的就是兵符、武臣的升迁除授以及选拔任用、调遣、换防、屯驻。

    自然,每次大军出征归来,交还兵符,都是枢密院收纳。

    不过,这样的事情,已经有数十年没有发生了。

    这是因为,中央禁军的腐朽、堕落。

    使得,大宋的野战部队,几乎全部集中在沿边各路。

    将兵法的改革,进一步加强了沿边地方军头的权力。

    假如不出意外的话,百年后的那些将兵法下的‘将主’,就会自然演变成新的藩镇军头。

    这就是历史的客观规律,也是封建王朝无法避免的事情。

    但是,现在,随着御龙第一将南征得胜,以及未来的全火器部队开始出现。

    中央再次将拥有可以决战,甚至是如同开国的禁军一样,能够威压四方的野战部队。

    在场的元老、宰执们,都是聪明人。

    他们看着远去的李清臣的背影,一个个若有所思,兴奋不已。

    此时此刻,哪怕是再迟钝的人,也看到了中兴的迹象。

    赵煦却是看向城楼下。

    看着燕达从狄咏手中,接过了代表兵权的兵符、印信,然后恭恭敬敬的转身,捧在手上,等待着李清臣前来接收。

    很快的,李清臣就穿着朝服,来到了燕达面前。

    他上前一步,依照唐代的故事,对着燕达拱手一拜,然后才郑重的从燕达手中,接过了兵符、印信,将之一一郑重的放入带来的玉匣中,这才面朝宣德门躬身三拜。

    随着李清臣完成了对兵符的回收。

    献俘礼,随之开始。

    狄咏的兵马,依次向前,列队来到搭建好的献俘台前,将带回来的战利品:交趾大将、大臣的首级、印信、甲胄、依仗等纷纷丢向了献俘台。

    狄咏更是第一个,高举着已经在广西各地宣首示众,已经风干的李常杰的头颅,丢向了献俘台。

    而在这个时候,礼部的官员们,引领着来朝谢罪的交趾王弟崇贤候李太德来到了城楼上。

    当他亦步亦趋,持芴来到了赵煦身前十余步的地方,就被御龙直拦了下来,不能再前进了。

    李太德当即就跪下来,叩首拜道:“罪臣奉兄静海军节度使、交趾国王干德之命,拜谒陛下,恭祝陛下圣躬万福。”

    说着,他就深深俯首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