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可名状的熙河(2)(4 / 7)

加入书签

p;在游师雄眼中,现在熙河路各地的棉田里劳作的人。

    除了没有戴上镣铐外,几乎和吐蕃、党项人的农奴庄园里的农奴一样。

    赵卨当然知道这一点,他轻笑着纠正游师雄的错误:“景叔,棉庄之中,无论是汉人还是吐蕃人、羌人、党项人,皆是在官府见证下,与棉庄主人签了契书的客户雇工!”

    “他们都是自愿的,并无强迫,客户们并没有枷锁、镣铐限制他们的自由,就是明证!”

    游师雄心道:“他们身上是没有枷锁,可他们的灵魂却被无形的镣铐所束缚了。”

    这也正是熙河路的棉田庄园,吊诡的地方。

    它是南北朝的邬堡庄园和吐蕃、党项的农奴经济以及大宋特有的雇工客户制度缝合起来的畸形体。

    而且,几乎所有棉田庄园,都集齐了以上三种制度的恶。

    它既有着邬堡对部曲的严格控制,也有着吐蕃、党项农奴经济的极限压榨,还有着大宋客户雇工的不粘锅。

    为什么这么说?

    游师雄是亲自考察也问过那些在棉田庄园里劳作的客户雇工们的。

    所以他很清楚,熙河棉田庄园经济的运转规则。

    首先,所有客户雇工,都在官府有着登记,他们和棉庄的契书,受到官府保护和承认。

    这就意味着,在契约期内,他们无法解除自己和雇主的雇佣关系。

    他们必须为雇主工作!

    从年头到年尾,很少能有休息、喘息的时间。

    平时吃的都是糠麸、豆子和少量的青稞、米面煮的粥,只有在需要进行重体力劳动的时候,才能吃到粗粮做的各种包子,以及少量的骨头熬煮的汤。

    在这样高强度的劳动频率下,哪怕是青壮,恐怕也是撑不住的。

    一般三五年,就会彻底垮掉。

    而熙河的棉庄和这些人签的契书,都是三五年的期限。

    二十岁以下签五年,二十岁以上签三年。

    换而言之,等到契书期限完成,这些人基本都已不再可以从事重体力劳动。

    他们就像是棉庄里的农具。

    用个几年,坏了以后就换新的。

    而棉庄所需要支付的成本,极为低廉。

    一个月几百个铁钱而已!

  &nb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