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四十九章 文彦博教子(4 / 10)

加入书签

去见证。

    最后,富弼的遗表,甚至就是司马十二的弟子范祖禹代笔的。

    就这一个事情,就让文彦博心冷。

    朋友?纸糊的朋友吧!

    文及甫听着,却是心生恐惧,看着老父亲的模样,有些瑟瑟发抖。

    “大人……”他小心翼翼的问道:“这是您……”

    文彦博笑起来:“老夫哪来这么大的能耐?”

    他要是能有这个能耐,何苦在洛阳蛰伏十余年?

    “那是?”文及甫咽了咽口水。

    “别多想了!”文彦博道:“谁都不是!”

    “但谁也都是!”

    “富彦国一生,仕宦数十载,历任十余州,更曾两度宣麻一拜枢密使,可谓是位高权重,权势滔天!”

    “然而,其一生做了多少事情,任用、提拔了多少人,就得罪了多少人!”

    文彦博说到这里,深深的看了一眼文及甫:“其在,威势在,地位在,那些人不敢得罪,也不敢声张,只能蛰伏。”

    “但其死,一切威胁尽去,所有顾忌全无,上上下下的人,都会默契的动手,默契的打压!”

    富彦国活着,我们打不过他,认了!

    现在富彦国死了,我们还收拾不了他的子孙?

    有仇报仇,有怨报怨。

    那个时候,没有人会客气的。

    逮着富家人,就往死里输出!

    甚至不排除,有人会以自己能收拾富家人而亢奋——宰相之子是吧?老子打的就是宰相之子!

    “那,富郑公的门生故旧们就看着?”文及甫问道。

    文彦博哈哈大笑起来,为自己的傻儿子的天真而笑。

    “门生故旧?”

    “国朝,又不是汉唐!”

    “国朝士大夫们,连以人为畜都严厉反对,又怎会愚忠于某一人?”

    庆历兴学运动后,思想界百花齐放,士大夫们越发的开始倡导人格、尊严。

    程颐、程颢兄弟怎么说的?

    饿死事小,失节事大!

    “汝听说过晏殊家的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