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四十四章 圣天子(1)(4 / 7)

加入书签

    不过,在大宋,几乎所有人都一致同意——天子不可与民争利!

    您都富有四海了,何必和我们这些苦哈哈一起抢食?

    但很可惜,哪怕是以宽厚著称的仁庙,也从来不听大家的。

    赵官家们,以文臣、武臣、内臣,出知地方,充任监当官。

    无论是市集,还是矿山,不管是鱼盐之利,还是手工业。

    但凡能赚钱的行当,赵官家都想插一手,都想塞个亲信过去给他捞钱。

    不然,先帝的封桩库的钱帛那里来的?

    总不会是天上掉下来的吧?

    可当今官家,却是赵官家们中的异类。

    他是迄今为止,唯一一个会主动拿着‘不与民争利’的圣人教诲,来给自己粉饰的人。

    一即位,就罢废市易法,扑买堤岸司。

    让元丰八年的汴京城,春意盎然,一时人人称颂,天下称贤。

    如今,他再次拿出了圣人教诲。

    他想做什么?

    曹佾也好,向宗良也、高公绘也罢,都有些难以把持了。

    堤岸司的例子在前,让他们都很信任赵煦。

    皇室一旦退出的地方,就不会再去染指。

    于是,堤岸司扑买的那些堆垛场,生意好的,现在都快已经回本了。

    即使生意稍差的那几个堆垛场,也能在明年这个时候做到回本。

    剩下的,那可全是纯利。

    便只听着,小官家稚嫩的声音,说道:“我查了查,崇文苑里的案牍,也调阅了一些开封府的卷宗……”

    “于是发现啊,太府寺的抵当所,自太祖以来,无所建树,人浮于事,每年公帑开支两三万贯,却无一所得。”

    “太宗皇帝当年于开封府府衙之前,勒石铭文,告诫天下:尔俸尔禄,民脂民膏,下民易虐,上天难欺!”

    “我只是想着,两三万贯的公帑,每年都这样浪费了,心中就实在是痛惜不已!”官家说到这里的时候,语气明显沉重起来。

    曹佾悄悄抬头,甚至看到了那坐在两步之前的小官家,眼眶开始发红,泪水在眼眶里打转。

    “这可是两三万贯啊!”

    “我在集英殿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