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9章 火锅不是饭,是山城人的命!先(3 / 5)

加入书签

那口大锅旁边的展区。

    那里,用栩栩如生的蜡像,还原了百年前的码头。

    衣衫褴褛的纤夫,赤裸着上身,肌肉虬结,正用整个身体的重量对抗着江水的怒涛,脊背被粗糙的纤绳勒出一道道深可见骨的血痕。

    满身臭汗的搬运工,扛着比自己还高的货物,在湿滑的青石板上步履维艰。

    “你们知道,最早的火锅,是谁吃的吗?”

    陈品的声音,在嘈杂的香气中缓缓响起,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。

    他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指着那些蜡像。

    “是他们。”

    “是长江边的纤夫,是码头上的脚夫。”

    他领着众人,走到另一组蜡像前。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第289章火锅不是饭,是山城人的命!先拜祖师爷,再动筷!(第2/2页)

    那是一群人围着一个破旧的瓦罐,瓦罐里煮着一些黑乎乎的东西。

    黛西皱着眉,她注意到那些蜡像的脸上,是一种混杂着疲惫、麻木和一丝贪婪的复杂表情。

    “百年前的山城,水路是命脉。这些出卖力气为生的人,是这座城市最底层的基石。”

    陈品的声音沉了下来,

    “他们又累又饿,江边的湿寒之气更是往骨头缝里钻,所以急需高热量、重口味的食物来补充体力和驱寒。”

    “可是,他们吃不起肉。”

    黛-西发出一声低低的惊呼,她指着一个蜡像手里拿着的一片东西:“那……那是什么?”

    “牛的内脏。”

    陈品平静地解释,

    “当时,富人宰牛,只吃精贵的牛肉。那些牛毛肚、牛肝、牛血之类的‘下水’,都会被丢弃在江边。”

    “这些纤夫和脚夫,就把这些没人要的‘垃圾’捡回来,用江水洗干净,切成小块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在江边支起一个瓦罐,舀一瓢江水,再放入大把能找到的最便宜的调料——花椒和辣椒,用来掩盖腥味、祛除湿气。所有东西都放在一锅里煮,煮好了,一人一双筷子,围着锅,蘸着粗盐和蒜泥就开吃。”

    “这就是火锅的雏形,最开始,它叫‘水八块’。”

    整个博物馆里,除了老师傅炒料的“刺啦”声,只剩下陈品平静的讲述。

    黛西怔怔地看着那些面黄肌瘦、却依旧大口吃喝的蜡像,眼神里充满了震撼。

    她仿佛看到了百年前,在那寒冷刺骨的江风中,一群劳作了一天的汉子,围着一锅滚烫的食物,用最粗犷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