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色篇第四十九(六)(2 / 4)
邪或者热邪一起钻进身体里,让人头疼、发热、流鼻涕。还有风疹,就是风邪在皮肤里捣乱,搞得皮肤痒痒的,起一片片的红疙瘩。另外,像中风,也和风邪关系很大,风邪把气血搞得乱了套,影响到大脑,就会出现半身不遂、口眼歪斜这些症状。”
雷公惊讶地张大嘴巴,说道:“哇,这风邪这么厉害呀!那咋预防风邪入侵呢?”
黄帝说:“要预防风邪啊,首先要注意保暖,别让风邪有机会钻空子。尤其是在天气变化的时候,要及时添减衣服。还有啊,平时可以适当运动,让身体强壮起来,就像给身体穿上一层铠甲,风邪就不容易入侵了。另外,住的地方也要注意,别老是在风口处待着,晚上睡觉也别开着窗户直吹。”
雷公接着问:“黄帝,那这痹症都有啥表现呀?”
黄帝说:“这痹症啊,主要就是关节疼、肌肉疼,而且还会感觉关节僵硬,活动不太灵活。有的痹症是游走性的疼痛,一会儿这儿疼,一会儿那儿疼,这大多是风邪比较重;有的痹症疼起来固定在一个地方,而且特别怕冷,这就是寒邪比较厉害;还有的痹症,关节又肿又胀,这就是湿邪比较重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雷公又问:“那这痹症咋治呢?”
黄帝说:“治痹症啊,得根据不同的邪气偏重情况来治。要是风邪重,就多用点祛风的药,像防风、羌活,它们就像小卫士,把风邪赶走。要是寒邪重,就得加点温阳散寒的药,像附子、干姜,给身体加点火,把寒邪烤跑。要是湿邪重,就用些利湿的药,像薏苡仁、苍术,把湿气给排出去。而且啊,还可以配合针灸、推拿这些方法,效果会更好。”
雷公又对厥逆感兴趣了,问道:“黄帝,这厥逆除了下肢凉、麻木,还有啥症状呀?”
黄帝说:“这厥逆严重了,还会出现头晕、心慌、甚至突然晕倒的情况。因为寒湿之气把气血堵住了,气血不能正常往上走,大脑得不到足够的滋养,就会头晕。心脏得不到足够的气血,就会心慌。要是气血一下子供应不上,人就会晕倒。”
雷公着急地问:“那这厥逆咋调理呢?”
黄帝说:“调理厥逆,首先要温通经络,散寒除湿。可以用一些温阳的药,像肉桂、细辛,把寒湿之气驱散。再用些活血化瘀的药,比如川芎、红花,让气血畅通起来。就好比给身体里那条堵塞的河道炸开堵塞物,让河水畅快流淌。另外呢,平时也得注意保暖,特别是下肢,晚上可以泡泡脚,水里加点艾叶、生姜,这些都是驱寒的好东西,能帮助身体把寒湿之气排出去。”
雷公听得连连点头,又问道:“黄帝,您说这风、厥逆、痹症,它们之间会不会互相转化呀?”
黄帝笑着说:“这是个好问题,雷公。它们之间确实有可能互相转化。比如说,风邪入侵身体后,如果没有及时赶走,时间一长,它就可能拉上寒邪和湿邪一起捣乱,这时候就容易发展成痹症。而痹症要是一直拖着不好,寒湿之气越来越重,影响到气血运行,就可能引发厥逆。反过来呢,厥逆如果不及时调理,身体虚弱了,风邪就更容易钻进来,又可能引发其他病症。所以啊,一旦发现身体有这些苗头,就得赶紧调理,别让病情发展。”
雷公恍然大悟,说道:“黄帝,听您这么一说,我才知道这病症之间的关系这么复杂。那在实际看病的时候,咋能一下子就判断准确呢?”
黄帝拍了拍雷公的肩膀,说:“这就得靠多实践啦,雷公。你得多看病人,仔细观察他们的症状、印堂的变化,再结合脉象,慢慢积累经验。刚开始可能会判断错,但别怕,每一次错误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。就像走路,摔几跤才能走得更稳。而且啊,要多和同行交流,听听别人的看法,这样就能不断提高自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顶点小说网】 m.dy208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