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(2 / 5)
种不同的气(咱们可以理解为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恐)在身体里开起了派对,不肯走,结果呢,病就来了个‘大串联’,一块儿发作。这时候啊,你去找大夫看,他可能摸了半天你的肚子,查了半天你的舌头,却发现脏腑好好的,身体也没变形,就是搞不清楚你为啥总觉得哪儿不对劲。其实啊,这就是情绪病,悄悄地在消耗你的气血,让你一天天消瘦下去,整天提不起精神,时不时还心惊胆战的。”
“更严重的是,这种病啊,它是内外夹击。外面呢,它耗损你的卫气,让你的抵抗力变弱;里面呢,它又掠夺你的营血,让你的身体越来越虚。所以啊,很多高手医生也会在这里栽跟头,就是因为他们没能问出这些背后的故事,没能看透这病根儿在哪儿。”
说到这儿,咱们不妨来点幽默感。想象一下,如果这时候你突然问医生:“那我是不是得找个心理医生聊聊,再配合点中药补补?”医生可能会笑眯眯地回答:“哈哈,没错,心药也得靠医,但咱们中医讲究的是身心同治。来,我先给你开副‘心情调节汤’,主料嘛,就是‘乐观’三钱,‘宽容’二两,‘淡泊’一把,再加点‘运动’的水,小火慢炖,每日一剂,保你心情舒畅,病去如抽丝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当然啦,这“心情调节汤”只是个玩笑,但背后的道理却是真的。黄帝接着强调:“所以啊,看病之前,咱们得先问问病人的饮食起居,还有他们的心情变化。比如说,突然的大喜大悲,或者从快乐到悲伤的急速转变,这些都能让人的精气神儿大伤。就像是你刚吃完一顿大餐,突然告诉你没钱付账,那心情能好得了吗?精气神儿一下子就没了,身体也跟着垮了。”
“再来说说情绪吧,暴怒啊,那是直接伤阴的,就像是大夏天里突然浇了一盆冷水,让人从里到外透心凉;暴喜呢,又容易伤阳,就像是冬天里突然给你来个大太阳,暖和是暖和,但过犹不及,容易出问题。这些极端的情绪,就像是身体里的‘叛逆少年’,一不高兴就四处捣乱,把气血搅得乱七八糟,甚至能让你的脉象都变得乱糟糟的。”
“脉象啊,那可是中医的独门秘籍。正常的脉象应该是平稳有力的,像是一条潺潺的小溪。但如果你被情绪绑架了,脉象就可能变得忽快忽慢,忽强忽弱,就像是小溪突然变成了山洪暴发,或是直接干涸了。这时候啊,大夫就得瞪大眼睛,仔细分辨,才能找到那藏在脉象背后的秘密。”
有那么些个医生,咱们姑且称他们为“呆萌医生”吧,他们治病啊,就像是盲人摸象,全凭感觉走。不知道啥是补法,啥是泻法,更别提深入了解病情了。结果呢,病人的精气神儿就像秋天的树叶,一天比一天凋零,而那些个邪气啊,就像是找到了组织,成群结队地往病人身体里钻。这,就是治疗的第一大“过”了——无知者无畏,但治病可不能这么玩!
再来说说那些个“脉诊高手”,他们啊,得会那么几招:比类、奇恒、从容。听起来玄乎吧?其实啊,就是得会对比分析,掌握正常与异常的脉象差异,还得心态平和,不急不躁。要是医生自诩为高手,却连这些基本功都不扎实,那他的诊断啊,就跟瞎猫碰死耗子差不多,没啥好值得炫耀的。这,就是治疗的第二大“过”——学艺不精,误人误己。
接下来,咱们聊聊“诊病三常”,这第一条就是得问病人的身份地位。为啥?因为啊,人的心情、生活状态跟健康息息相关。比如说,那些曾经高高在上,后来失势的贵族们,他们心里那个落差啊,比坐过山车还刺激。就算没直接生病,这精神上的打击也足以让他们身体垮掉。再比如,从富翁变成穷光蛋的,物质上的匮乏还能忍,但那份失落感,足以让他们的皮肤干瘪,筋骨僵硬,走起路来跟蹒跚学步的娃娃似的。所以啊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顶点小说网】 m.dy208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