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(二十)(3 / 4)

加入书签

黄帝呷了一口茶,悠悠地说:“岐伯啊,你说这脉诊啊,真是神奇得很。有时候,我摸着脉,感觉挺顺畅的,但病人却一脸痛苦,说自己浑身不舒服,这事儿你怎么看?”

岐伯一听,哈哈一笑,那笑容仿佛能治愈一切疾病似的,他捋了捋长胡子,故作神秘地说:“这事儿啊,得从脉象的‘从’与‘不从’说起。脉象‘从’,就好比是臣民顺从君王,一切顺利,按部就班。但要是这脉象虽然‘从’,可按下去却软绵绵的,像是个泄了气的皮球,那就得注意了。”

黄帝一听,眉头一皱,疑惑地说:“软绵绵的?这是什么意思?难道脉象还会装腔作势,欺骗咱们这些老中医?”

岐伯一听,差点没笑喷出来,他拍了拍黄帝的肩膀,笑道:“黄帝啊,你这想象力也是没谁了。脉象哪会装腔作势啊,它这是在给我们传递信息呢!脉象软绵绵的,说明阳气不足啊,就像是冬天里的太阳,看着挺亮堂,其实一点不暖和。”

黄帝一听,恍然大悟,点了点头,但又忍不住问:“那所有阳脉都这样,是不是意味着病人全身阳气都缺啊?这也太夸张了吧!”

岐伯老先生又是一阵大笑,他指了指天边的云朵,说道:“黄帝啊,你看那云朵,有时候看着挺大挺厚的,其实里面都是水汽,轻轻一碰就散了。脉象也是这样,看着挺顺,其实里面阳气不足,就像是个空壳子,中看不中用。”

黄帝一听,也忍不住笑了起来,他感叹道:“岐伯啊,你这比喻真是绝了!这么说来,脉诊还真是门艺术,得用心去体会,去感受。”

岐伯点了点头,补充道:“没错,脉诊就像是读一本无字天书,需要我们用心去解读。有时候,脉象看似简单,实则暗藏玄机。就像是一盘棋局,一步走错,满盘皆输。”

黄帝一听,若有所思地说:“这么说来,咱们这些老中医啊,不仅要医术高超,还得有颗敏锐的心才行。”

岐伯一听,连连点头,笑道:“对对对,就像是你刚才说的,脉象也会‘欺骗’咱们。有时候,它明明有问题,却装得跟没事人一样,这就需要咱们用心去捕捉那些细微的变化,就像是侦探一样,不放过任何一点蛛丝马迹。”

黄帝清了清嗓子,一脸认真地问道:“岐伯啊,你说如果一个人身体里的阴气全反了,那他的脉象会是个啥样呢?”

岐伯一听,嘿,这问题有意思!他捋了捋胡子,故作深沉地说:“脉象啊,它会乖乖地来,但你要是一按,嘿,那可就不得了了,跟充了气似的,鼓得老高,盛气凌人的!”黄帝一听,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,心想:这岐伯,还真是个段子手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岐伯见状,也不由得笑了笑,接着说道:“说到生病啊,那原因可多了去了。有的病是从根儿上长的,就像树有个坏树根;有的病呢,就像是树上的叶子,是表面现象;还有的病,是中间那股气儿给闹的,就像是家里的二小子,调皮捣蛋,总惹事。所以啊,治病也得讲究个方法,你得知道病是哪儿来的,才能对症下药。”

黄帝听得津津有味,忍不住插嘴道:“那咋对症下药呢?是不是得把病根儿给挖出来?”岐伯摇了摇头,说:“非也非也,治病就像打游戏,你得知道是打怪还是解谜。有时候你得直接干翻大Boss(病根儿),有时候你得先搞定那些小喽啰(表面症状)。还有啊,你得看准时机,有时候得逆着病势来,有时候得顺着它来。就像你跟人吵架,有时候得硬气点,有时候得服个软,对吧?”

黄帝一听,眼睛一亮,连连点头:“对对对,岐伯你说得太对了!那这么说来,只要知道了标本,治病就不愁啦?”岐伯笑着点点头:“没错,标本就像你的左右手,你得知道哪个是主力,哪个是辅助。要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顶点小说网】 m.dy208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