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(10 / 11)
、长痘,这时候来点儿清凉的西瓜、绿豆汤,就能有效缓解。而吃太多辛辣的东西,也会让皮肤受损,这时候,一杯苦丁茶或者苦瓜汤,就能帮你找回平衡。
至于穴位嘛,咱们来聊聊跟肺关系最紧密的“太渊穴”。这穴位啊,就像是肺脏的小助手,藏在手腕的桡侧动脉搏动处。每天按一按,不仅能润肺止咳,还能增强免疫力,让你远离感冒咳嗽的烦恼。
在咱们祖国的北疆,一到冬天,那寒风嗖嗖的,冷得直打哆嗦,这就是大自然的“北方生寒”了。这寒气一重,地上就开始结冰,河里也冻上了,这不就是“寒生水”嘛!水啊,它有个特性,就是咸,海水咸、盐巴咸,所以“水生咸”。而说到咸,大家伙儿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咸菜、腊肉,但咱们中医里头,咸味可是跟肾有着不解之缘呢,“咸生肾”。肾啊,那可是咱们身体的“能量库”,肾精足,骨髓就壮,所以“肾生骨髓”。而骨髓呢,它不光是造血的,还跟咱们的肝有着微妙的联系,仿佛在说:“看我的,我能滋养你!”这就是“髓生肝”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现在,咱们把视角拉高,看看这天上的、地下的、身体里的、气候中的,都是怎么跟这“北方”对应的。天上冷飕飕的,那就是“在天为寒”;地上结冰流水,那就是“在地为水”。咱们身体里,骨头硬邦邦的,最能代表“在体为骨”。说到“气”,这里的“坚”气,就像是咱们内心的坚韧不拔,面对寒冷也不退缩。而说到“脏”,那当然就是咱们的肾了,它可是个“劳模”,默默地在后台工作,支持着我们的日常活动。
“其性为凛”,就像是大冬天里你穿少了,那种刺骨的冷;“其德为寒”,寒有它的好处,比如能杀菌、保鲜;“其用为藏”,冬天万物收藏,咱们身体也要多储备能量;“其色为黑”,看看那黑土地、黑木耳,多有营养啊;“其化为肃”,冬天万物凋零,一片肃杀之气;“其虫麟”,想象一下,寒冷的冬天,连龙这种神兽都得躲起来,而鳞片是它最坚硬的保护壳;“其政为静”,冬天就该安安静静地待着,别瞎折腾;“其令霰雪”,雪花飘飘,多美啊,但也冷得让人直哆嗦;“其变凝冽”,天气说变就变,一不留神就冻得你直打颤;“其眚冰雹”,冰雹这家伙,可是冬天的极端天气,得小心应对。
说到味道,咸味那可是北方饮食的一大特色,咸菜、咸鱼,下饭神器啊。但你知道吗?咸味吃多了,对肾可不好,得悠着点。这时候,来点甜的,比如一杯热腾腾的蜂蜜水,就能“甘胜咸”,缓解一下。
再聊聊“五气更立”,这就像是自然界的轮回,各有各的时节,各有各的规矩。如果哪个气儿不在它该在的地方,那就是“邪”了,得治;如果它乖乖待在自己的地盘上,那就是“正”,和谐得很。
黄帝大人这天又跟岐伯老师聊起了天,俩人坐在龙椅上,手捧香茗,就像咱们现代人刷着朋友圈一样,不过他们聊的可是高端大气的医学话题——“病是怎么变着花样儿来捣乱的?”
黄帝大人先开了腔:“岐伯啊,你说这病啊,它怎么就那么多变呢?一会儿轻一会儿重的,到底是咋回事儿?”
岐伯老师微微一笑,那笑容里仿佛藏着千年的智慧:“陛下您问得好!这病啊,它就像个调皮的孩子,得看它和咱们身体里的‘气’关系咋样。要是这病气和咱们身体里的正气相安无事,和平共处,那病就轻微得很,就像是小猫挠痒痒,不痛不痒的。可要是它们俩不对付,那就是火星撞地球,病势自然就凶猛了,跟洪水猛兽似的。”
黄帝大人一听,眼睛亮了:“哦?那要是说到每年的气候变化,对病又有啥影响呢?”
岐伯老师捋了捋胡子,继续讲解:“这气候变化啊,就像是大自然的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顶点小说网】 m.dy208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