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痛篇第五十三一(4 / 4)

加入书签

俞回答道:“冬天天气寒冷,寒邪容易侵袭人体,肠胃也容易受到寒邪的影响,出现肚子冷痛、腹泻等症状。

所以在冬天用药,要注重温阳散寒。

像附子、干姜这些药物就派上用场啦。

附子大热,能补火助阳,驱散肠胃里的寒邪,就像给肠胃生了个大火炉,让它暖和起来;干姜也能温中散寒,和附子搭配起来,那温阳散寒的效果就更强了。

不过冬天虽然寒冷,但人体阳气内藏,用药的时候也不能过于温燥,不然会扰动阳气,就像在密封的屋子里生太大的火,可能会引火灾,对身体造成损伤。”

黄帝听完,不禁感叹道:“少俞啊,你对药物与肠胃在不同季节的关系,分析得如此透彻,真是让我大开眼界。

那在不同地域,人们的肠胃状况和用药是不是也有所不同呢?毕竟各地气候、环境差异很大。”

少俞点头说道:“黄帝,您这问题问得好。

不同地域,人们的肠胃状况和用药确实有差异。

比如说在北方地区,气候寒冷,人们多食牛羊等温热性食物来抵御严寒,所以北方人的肠胃相对比较强壮,但也容易出现内热的情况。

在用药上,对于北方人,如果是肠胃受寒引起的病症,温阳散寒的药物剂量可以适当大一些,因为他们体质相对壮实,能耐受药力。

但要是出现内热症状,像口干口苦、大便干结等,在清热的时候,也要注意不能过度寒凉,以免损伤肠胃阳气。

可以用一些既能清热又不伤阳的药物,比如黄芩,黄芩清热燥湿,相对比较平和。”

黄帝好奇地问:“那南方地区呢,南方气候温热潮湿,人们的肠胃又有什么特点,用药该怎么调整?”

少俞说道:“南方气候温热潮湿,人们容易受到湿热邪气的侵袭,肠胃多有湿热之症,像身体困重、大便黏腻不爽、舌苔黄腻等。

在用药方面,就需要着重清热利湿。

像滑石、薏苡仁这些药物就很常用。

滑石能清热利水通淋,薏苡仁能利水渗湿、健脾止泻,帮助南方人把体内的湿热邪气排出体外。

而且南方人体质相对较为柔弱,用药时剂量不宜过大,要轻柔缓和,就像给娇嫩的花朵浇水,不能用大水猛灌。”

黄帝又问:“那中部地区呢,中部地区气候相对温和,人们的肠胃状况和用药又有什么不同?”

少俞思考片刻后说:“中部地区气候温和,物产丰富,人们饮食种类多样,肠胃状况相对较为复杂。

既有可能因为饮食不节制,导致肠胃积滞,也有可能因为气候变化无常,感受外邪而影响肠胃。

在用药上,就需要根据具体病症灵活调整。

如果是肠胃积滞,就用一些消食导滞的药物,像山楂、神曲,帮助消化食物,清理肠胃积滞。

要是感受外邪,比如风寒、风热等,就根据不同的邪气选用相应的药物,同时要注意调理肠胃功能,增强肠胃的抵抗力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顶点小说网】 m.dy208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