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色篇第四十九四(2 / 4)

加入书签

上欢快地跳,说明病情在加重,而且是身体外部的问题。”

雷公皱着眉头问道:“黄帝大大,那要是脉象的浮沉,还有人迎脉和寸口脉的大小都差不多,这又说明啥呀?”

黄帝严肃地说:“这就不太妙啦,说明病情比较顽固,很难好起来。

就好像两个势力相当的对手在打架,谁也赢不了谁,身体里的正气和邪气僵持住了。”

雷公又问:“黄帝大大,那病情在五脏和六腑,又咋从脉象看出来好不好治呢?”

黄帝说道:“如果病情在五脏,脉象沉而且大,这就像大船在深水里航行,虽然船大,但水也深,能承载得住,说明病情比较容易好起来。

要是脉象小,就像小船在深水里,很容易被淹没,这就是不好的迹象,病情不太容易好。

要是病情在六腑,脉象浮而且大,就像小船在水面上,很轻快,说明病情容易好。

因为六腑相对比较表浅,邪气容易散去。”

雷公继续问道:“黄帝大大,那人迎脉和寸口脉特别坚硬,又分别说明啥问题呀?”

黄帝说道:“要是人迎脉特别坚硬,就好像有人在使劲儿拽着脖子上的绳子,这说明这个人可能受了寒邪的侵袭,寒邪把身体的气给堵住了,气不通就会硬邦邦的。

要是寸口脉特别坚硬,就好比手腕这儿有个大石头顶着,那可能是吃多了,伤到脾胃了,食物在肚子里消化不了,胃气不通黄帝继续说道:“胃气不通,就容易出现腹胀、腹痛、打嗝这些症状。

你想想,肚子里就像塞了个大包袱,能舒服才怪呢。”

雷公恍然大悟,说道:“哎呀,黄帝大大,您这么一讲,我感觉这面诊和脉象里的学问真是太深奥了,不过好像也挺有意思的。

可我还是有点担心,我怕实际看病的时候,这些脉象和面诊特征不好分辨呀。”

黄帝笑着拍了拍雷公的肩膀,说:“雷公啊,这需要多实践,多琢磨。

就像学走路,一开始肯定走不稳,但走得多了,自然就熟练了。

你平时多去看看病人,仔细感受脉象,观察他们五官的颜色变化,慢慢就能掌握其中的窍门啦。”

雷公坚定地点点头,说:“好的,黄帝大大,我一定会努力的。

对了,黄帝大大,那有没有哪种情况是看起来很严重,但实际上通过调理能很快好起来的呢?”

黄帝思索了一下,说道:“有啊,比如说有些人外感风寒,一开始人迎脉盛坚,看起来病得挺厉害,又是烧又是浑身疼的。

但只要及时用正确的方法解表散寒,把寒邪赶出去,就像把入侵家里的小怪兽赶跑,病情就能迅好转。

就好比一扇门被风吹得砰砰响,只要把风挡住,门就安静了。

这种情况只要抓住时机,治疗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。”

雷公好奇地问:“黄帝大大,那具体用什么方法解表散寒呀?是不是得用中药?”

黄帝回答道:“没错,中药里有很多能解表散寒的药材,像麻黄、桂枝就很不错。

麻黄就像个开路先锋,能打开毛孔,让身体里的寒邪随着汗液排出去,就像打开窗户,让屋子里的浊气散出去。

桂枝呢,能温通经络,帮助身体的阳气恢复,就像给身体里的小火炉添把柴,让阳气更旺盛,把寒邪彻底赶走。

不过用药的时候,得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,不能乱来。”

雷公又问:“黄帝大大,除了中药,还有别的办法解表散寒吗?”

黄帝说道:“当然有啦,像喝热姜汤,也是个不错的办法。

生姜性温,能散寒解表。

喝上一碗热乎乎的姜汤,全身都暖洋洋的,寒邪就被赶跑啦。

就好比给身体穿上了一件温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顶点小说网】 m.dy208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