禁服篇第四十八五(2 / 4)

加入书签

/p>

为啥呢?因为艾灸的热乎劲儿就能把这血给化开,把寒气给赶走,就像太阳出来,冰雪消融一样。

比如说,有些人长期脾胃虚寒,肚子老是冷冰冰的,吃点凉东西就拉肚子,这可能就是脾胃阳气下陷,脉象陷下。

咱们就可以艾灸神阙穴、关元穴,这两个穴位就像两个小太阳,能给脾胃注入阳气,让脾胃暖和起来,把那些凝结的寒邪都给化开。

艾灸的时候要注意时间和温度,让身体慢慢恢复,不能急,就像炖肉一样,得小火慢炖,才能炖出好味道。”

雷公接着问:“那‘不盛不虚’呢?这又该咋办呀?”

黄帝笑着说:“‘不盛不虚’就好比河水既不泛滥也不干涸,刚刚好。

这时候就按照常规的经络调理方法来就行啦,就像平常过日子,按部就班。

比如说根据病人的症状,在对应的经络穴位上进行按摩、针灸或者推拿。

比如说,有人最近老是感觉肩膀酸痛,但是又没有明显的寒热虚实症状,这可能就是局部的经络气血不畅。

咱们就可以在肩膀周围的穴位,像肩井穴、天宗穴上进行按摩,把堵塞的气血给疏通开,让肩膀舒服起来。

按摩的时候手法要轻重适中,就像弹钢琴一样,每个音符都要恰到好处,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。”

雷公又问:“黄帝大大,您刚刚说‘脉急则引’,这又是啥意思呀?”

黄帝解释道:“脉急,就是脉象急促,这就好比一个人着急赶路,走得匆匆忙忙的。

这时候啊,就需要‘引’。

‘引’就是引导的意思,就像给这个着急赶路的人指一条正确的路,让他别走错方向。

在身体里呢,就是通过一些方法引导气血正常运行。

比如说,有的人因为情绪激动,突然头痛、头晕,脉象急促,这时候咱们就可以通过按摩一些穴位来引导气血下行,像脚上的太冲穴,它就像一个阀门,能把上涌的气血引导下来,让气血恢复正常的流通,头痛头晕的症状也就缓解啦。

而且啊,这‘引’还包括生活中的一些引导方式,比如让病人保持心情平静,别再那么激动,就像给那着急赶路的人说:‘别急别急,慢慢走,看清路。

’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”

雷公听得津津有味,又追问道:“黄帝大大,那‘脉大以弱’又是咋回事呢?”

黄帝摸了摸胡须,说道:“脉大以弱啊,就是脉象看起来很大,但仔细一摸,却感觉很虚弱,没有力量。

这就好比一个气球,看起来吹得很大,但实际上里面的气并不足,轻轻一戳就可能瘪掉。

这种情况说明身体虽然看起来好像有一股力量在支撑着,但其实正气已经很虚弱了。

这时候呢,就需要让病人安静下来,好好休息,就像让一个累坏了的人躺下来好好睡一觉。

千万不能再让他用力劳累了,不然就像本来已经快没气的气球,还非要再使劲吹,最后只能是气球爆掉,身体的正气也会被消耗殆尽。

就比如说有些大病初愈的人,看起来好像精神还不错,但其实身体还很虚弱,脉象就是大而弱。

这时候就得叮嘱他们多休息,饮食上也要清淡有营养,慢慢地把正气养回来。

要是这时候还让他们干重活,到处奔波,那病情很可能就会反复,之前的治疗就白费功夫咯。”

雷公恍然大悟,感慨道:“黄帝大大,您讲得可太清楚啦!

原来这脉象里藏着这么多的学问,我以前真是小瞧它了。

不过,黄帝大大,您说这虚实补泻的道理这么复杂,我咋才能更好地记住,并且运用到实际看病当中呢?”

黄帝笑着说:“这就需要你多实践啦!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顶点小说网】 m.dy208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