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热病篇第二十一六(4 / 4)

加入书签

岐伯点头笑道:“对头!

精气一泄,身体就开始虚弱了,原本的小毛病可能就变得更严重了,人也会变得恇恇的,就是那个‘恇’字,你看,左边一个心,右边一个匡,意思就是心里没底,慌慌张张的。

想想看,你要是每天上班都心慌意乱,啥事儿能干好呀?”

黄帝听得直点头,心里暗自庆幸自己平时针灸都是小心翼翼,生怕犯这种低级错误。

岐伯接着又说:“再来说说这‘不中而去则致气’。

这句话就更逗了,说的是你针灸的时候,针尖儿没扎到穴位上,你就急着拔针走人。

结果呢,这针虽然没扎准,但还是在皮肤上戳了个小洞洞,这时候啊,气血就会因为这个小洞洞而聚集起来,就像是一群人在广场上突然看到了个免费领鸡蛋的活动,全都涌过去了。”

黄帝一听,忍不住笑了起来:“哈哈,这气血也太会凑热闹了吧!”

岐伯也跟着笑:“可不是嘛!

气血一聚集,就容易出问题,轻的可能是局部红肿疼痛,重的嘛,就可能变成痈疽了。

痈疽啊,那可是个大麻烦,就跟皮肤上长了个大包,又疼又痒,还影响美观,到时候你可别怪我没提醒你哦!”

黄帝一听,连忙摆手:“不了不了,我可不想变成‘痈疽先生’!

那岐伯啊,咱们针灸的时候,到底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些害处呢?”

岐伯捋了捋胡子,一脸认真地说:“这事儿啊,其实也不难。

先呢,你得熟悉人体的经络穴位,知道哪儿是‘雷区’,哪儿是‘安全区’。

然后呢,下针的时候要稳准狠,但也得有个度,别跟捅马蜂窝似的乱扎一气。

还有啊,针灸的时间也得掌握好,既不能太短,让针还没挥作用就拔出来;也不能太长,让精气都泄光了。”

黄帝听得连连点头,心里暗自佩服岐伯的医术和口才。

岐伯看黄帝听得认真,又补充道:“当然了,针灸这事儿啊,还得看个人的体质和病情。

有的人身体壮实,气血旺盛,针灸的时候就得稍微重一点;有的人身体虚弱,气血不足,针灸的时候就得轻柔一些。

所以啊,咱们中医讲究的是‘辨证施治’,就是得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治疗方案。”

黄帝一听,眼睛一亮:“哦?这么说来,针灸还得因人而异、因病而异了?”

岐伯点头笑道:“那是自然!

就像咱们平时做饭一样,不同的人口味不同,同样的食材也得做出不同的味道来。

针灸也是这样,同样的穴位和手法,用在不同的人身上,效果可能大相径庭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顶点小说网】 m.dy208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