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时气篇第十九二(3 / 4)

加入书签

那继续。”

岐伯:“颊车,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,咀嚼时咬肌隆起,按之凹陷处。

颊车就像胃经的运输车,能帮你运送气血,还能治疗各种牙痛、口眼歪斜等症状。”

黄帝:“不错不错,颊车穴,记住了。

那再后面呢?”

岐伯:“然后是下关,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。

下关就像胃经的关卡,能帮你疏通经络,还能治疗各种牙痛、耳鸣等症状。”

黄帝:“哦,下关穴,挺重要的嘛。

那继续。”

岐伯:“头维,在额角际上o5寸,头正中线旁开45寸。

头维就像胃经的帽子,能帮你保护头部,还能治疗各种头痛、眩晕等症状。”

黄帝:“哈哈,头维穴,我知道了。

那下一个呢?”

岐伯:“梁门,在上腹部,脐中上4寸,前正中线旁开2寸。

梁门就像胃经的桥梁,能帮你连接气血,还能治疗各种胃痛、呕吐等症状。”

有一天,黄帝闲来无事,就对着岐伯说:“嘿,岐伯啊,我这心里老有个事儿过不去,就是那个飧泄啊,咱们中医有啥高招没?你给我讲讲这刺法呗。”

岐伯一听,嘿嘿一笑,心想这黄帝还真是个好奇宝宝,啥都想学。

于是,他就慢悠悠地说:“得嘞,黄帝大人,我这就给您说道说道。

这飧泄啊,说白了就是拉肚子,不过呢,在咱们中医眼里,那可不是简单的拉肚子,这里面的学问大了去了。”

黄帝一听,眼睛瞬间亮得像夜空中最亮的星,急不可耐地催促道:“哎呀,岐伯,您就别藏着掖着了,快给朕细细道来!”

岐伯微微一笑,清了清嗓子,缓缓说道:“这飧泄之症啊,若是初犯或是症状较轻,咱们中医有妙招,那就是采用温补之法。

补哪儿呢?关键就在这三阴交穴位上,它可是咱们身体上的‘止泻小能手’。

但咱们不能止步于此,还得再接再厉,往上追溯,直达阴陵泉这个穴位,它就像是拉肚子防线上的‘级卫士二号’。

这两个穴位联手,简直就是腹泻的克星,把它们补得壮壮的,拉肚子自然就吓得落荒而逃啦!

所以说啊,中医之道,博大精深,有时候,治病就这么简单又神奇!”

黄帝一听,眉头微皱,疑惑道:“就这么简单?这俩穴位就能搞定飧泄?”

岐伯一看黄帝的表情,就知道他没完全明白,于是进一步解释道:“黄帝大人啊,您可别小看了这两个穴位。

这三阴交啊,是肝、脾、肾三条阴经的交汇点,就像是三条高公路的收费站,把这儿补好了,气血就通畅了,脾胃也就强健了。

而阴陵泉呢,更是脾经上的大穴,就像是脾胃的小助手,能帮忙运化水湿,把多余的水分排出去,这样拉肚子不就减轻了吗?”

黄帝一听,恍然大悟,连连点头:“原来如此,原来如此啊!

那具体操作的时候呢?有啥讲究没?”

岐伯微微一笑,说:“那当然啦!

这刺法啊,可是个技术活。

咱们得用补法来刺激这两个穴位,就像给它们加油打气一样。

而且啊,这针还得在穴位里多留一会儿,让热气充分传导进去。

啥时候热气行开了,啥时候再拔针。

这就像咱们炖肉一样,得小火慢炖,才能炖出香味儿来。”

黄帝一听,哈哈大笑:“岐伯啊,你这比喻打得真是绝了!

看来咱们中医不光是治病救人,还得是个生活艺术家啊!”

岐伯也笑了起来:“黄帝大人说得没错,咱们中医啊,讲究的就是天人合一,顺应自然。

<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顶点小说网】 m.dy208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