终始篇第九七(2 / 4)

加入书签

黄帝眨巴眨巴眼睛,似乎听懂了又似乎没听懂,催促道:“快说快说,阴先动手和阳先动手,治疗上有啥不同?”

岐伯哈哈一笑:“别急嘛,黄帝大大。

要是阴先动的手,比如说,你感觉身体里面冷飕飕的,像是被冰块封印了一样,那这就是阴邪入侵了。

这时候,咱们得先给阴这位大爷顺顺毛,用点温热的药,比如附子、干姜啥的,给它点温暖,让它感受到人间的爱意。

等阴大爷心情好了,咱们再去收拾阳那边,用点清凉解毒的,平衡一下,这样,病就治好了。”

黄帝听得津津有味,忍不住插嘴:“那要是阳先挑的事呢?”

岐伯笑眯眯地说:“要是阳先挑事,那就更好玩了。

比如你感觉自己像是被火烧一样,全身燥热,口干舌燥,这就是阳火过旺了。

这时候,咱们得先给阳这位大爷降降温,用点清热泻火的药,比如黄连、黄芩啥的,让它冷静冷静。

等阳大爷消停点了,咱们再去安抚阴那边,用点滋阴润燥的,让它不至于被阳大爷的火气给烤干了。

这样一来二去,阴阳平衡,病也就好了。”

黄帝听完,恍然大悟:“原来如此,岐伯老兄,你这解释真是通俗易懂,比那些高深莫测的医书好懂多了!”

岐伯摆摆手:“哪里哪里,黄帝大大过奖了。

其实啊,中医这东西,说白了就是讲究个平衡,阴阳平衡,气血平衡,身体自然就好啦。

不过,话说回来,治病这事儿,还是得靠专业的医生来干,咱们自己可别瞎折腾哦!”

黄帝点头称是,心里却在想:这岐伯,不仅医术高,讲起话来也是风趣幽默,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啊!

说到这里,咱们不妨再延伸一下,中医里的阴阳学说,可不仅仅是治病那么简单。

它就像是一把钥匙,能打开我们身体奥秘的大门。

阴和阳,就像是一对欢喜冤家,相互依存,相互制约。

只有当它们和谐相处,我们的身体才能健康运转。

举个例子来说,咱们平时吃的食物,也有阴阳之分。

像那些温热的食物,比如羊肉、生姜啥的,就属于阳性食物,吃了能让人觉得暖洋洋的。

而那些寒凉的食物,比如西瓜、黄瓜啥的,就属于阴性食物,吃了能让人觉得清凉爽口。

要是咱们能根据自己的体质,合理安排饮食,那身体自然就更棒了!

黄帝陛下突奇想,他对身边的岐伯说:“岐伯啊,我这心里头有个疑惑,就像吃了没放盐的面条,总觉得差点味儿。

你能不能给我讲讲,这阴阳寒热跟针灸之间到底有啥奥秘?”

岐伯一听,嘿,这皇帝老儿今儿个是想学点真本事啊!

于是他清了清嗓子,开始了他的“针灸小课堂”

“陛下啊,您这问题问得好!

咱们先说这热厥吧,就是体内热气太盛,手脚却反而凉的那种。

你要是给这类病人扎针,针留久了,嘿,那热气就被‘吸’走了,手脚反而更凉了。

反过来,寒厥呢,就是体内寒气重,手脚却热得跟火炉似的。

这时候你要是留针太久,嘿,寒气跑了,手脚倒暖和起来了。

所以啊,刺热厥,咱们得用‘二阴一阳’的法子;刺寒厥呢,就是‘二阳一阴’啦。”

黄帝一听,眉头紧锁:“这‘二阴一阳’、‘二阳一阴’的,听着跟绕口令似的,具体咋回事儿?”

岐伯笑眯眯地说:“别急,陛下。

这‘二阴’啊,就是说咱们得扎两个阴经上的穴位,比如太溪和复溜,它们都属于足少阴肾经。

太溪在脚内踝后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顶点小说网】 m.dy208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