邪气藏府病形篇第四二(3 / 4)

加入书签

p>

“还有啊,要是风邪溜达到了肝里,哎呀,那可真是‘肝风内动’了,人会变得脾气暴躁,像吃了火药一样,一点就着。

跑到脾里呢,脾是管消化的,风邪一去,消化功能就紊乱了,吃啥拉啥,营养吸收不了,人自然就瘦了,成了‘风吹就倒’的小弱鸡。

至于肾嘛,肾是藏精气的,风邪要是敢去骚扰,嘿嘿,那可就真的是‘肾虚公子’上线了,腰膝酸软,记忆力下降,啥都来点儿。”

黄帝听完,笑得前仰后合:“岐伯啊,你这讲解真是生动形象,让人一听就懂,受益匪浅啊!”

岐伯谦逊地拱了拱手:“哪里哪里,陛下过奖了。

其实啊,咱们中医的理论虽然深奥,但归根结底,都是为了让大家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体,学会如何保养。

就像咱们平时说的,‘预防胜于治疗’,只要咱们平时注意调整饮食,适量运动,保持好心情,那些风邪啊,想进来捣乱都没门儿!”

黄帝捋了捋胡子,一脸认真地问岐伯:“岐伯啊,你说咱们这脑袋瓜子、脸蛋儿,还有这一身骨肉皮囊,都是骨头连着筋,血液在里头跑,气也在里头窜,对吧?你看这天一冷,地上都能裂出大口子,河里都冻上了大冰块。

有时候突然降温,咱们的手啊脚啊就变得懒洋洋的,冻得跟冰棍似的。

可奇怪的是,咱们的脸蛋儿,嘿,愣是不穿衣裳也不戴帽子,咋就这么抗冻呢?你说这事儿邪门不邪门?”

岐伯一听,心里暗笑黄帝这问题问得有趣,但他可是专业的,得用专业的术语来解释。

于是,他清了清嗓子,慢悠悠地说:“皇上啊,这事儿其实不难理解。

咱们人体里头啊,有十二条主要的经脉,还有三百六十五条细小的络脉,这些经脉络脉就像一条条高公路,把咱们的血和气都往脸上送。

你想啊,血和气那可是咱们身体的能量源泉,有了它们,咱们才能活蹦乱跳的不是?”

黄帝一听,眼睛一亮,心想这岐伯又要开始他的医学演讲了,赶紧竖起耳朵听。

岐伯接着说:“这血气里头啊,最精纯最阳刚的那一部分,它会往上跑到眼睛里,让咱们能看得见东西,这就是咱们的‘睛’嘛。

还有啊,有一部分血气它会拐个弯儿,跑到耳朵里去,让咱们能听得见声音,这就是咱们的‘听’啦。

再来说说鼻子,鼻子可是咱们的嗅觉器官,有一部分血气它会上升到鼻子里头,让咱们能闻得到各种气味儿,这就是咱们的‘臭’(在古代,‘臭’就是气味的意思,可不是咱们现在说的臭味儿哦)。

还有啊,胃里头那些不太干净的气,它会从胃里头跑出来,经过嘴唇和舌头,让咱们能尝得出酸甜苦辣,这就是咱们的‘味’啦。”

黄帝一听,连连点头,心想这岐伯解释得还真够详细的。

不过,他还没忘了自己的问题呢,赶紧追问:“岐伯啊,你说了这么多,可这跟咱们的脸蛋儿不怕冷有啥关系呢?”

岐伯笑了笑,说:“皇上别急嘛,我这不正要说呢。

你看啊,这些血气里头除了血和气,还有津液呢。

这些津液啊,它们都会往上熏到咱们的脸上。

你想啊,脸上有了这么多血气津液的滋润,那皮肤能不厚实吗?那肌肉能不结实吗?所以啊,就算是天气再冷,咱们的脸蛋儿也能扛得住,不容易被冻坏。”

黄帝一听,恍然大悟,原来自己的脸蛋儿不怕冷,全靠这些经脉络脉和血气津液的功劳啊。

他高兴地拍了拍岐伯的肩膀,说:“岐伯啊,你这解释得真是通俗易懂,让我明白了不少道理。

看来咱们这中医的学问还真是博大精深啊!”

岐伯一听黄帝夸自己,心里也是美滋滋的,赶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顶点小说网】 m.dy208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