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针十二原篇第一五(3 / 4)

加入书签

墨水溅了个污点,又或者打了个死结,再或者是门给关死了。

你想啊,刺扎了,拔出来不就完了嘛;墨水溅上了,洗一洗也就干净了;结打上了,耐心解一解,总能松开;门关了,找把钥匙,或者干脆来一脚,哈哈,不就开了嘛!”

黄帝一听,眼睛一亮:“哟呵,岐伯你这比喻,简直是医学界的段子手啊!

接着说,接着说。”

岐伯清了清嗓子,继续道:“有些人说啊,老毛病,治不好了,那都是瞎扯!

咱们中医的针灸,那可是有魔法的哦。

高手针灸师,那手法,简直就像是在玩解谜游戏,一针下去,不管是多年的刺,还是陈年老污,亦或是心结、肠梗阻,统统给你搞定!

就像变魔术一样,‘嗖’的一下,病就好了。”

黄帝听得津津有味,忍不住插嘴:“那你说说,这针灸是怎么变魔术的?”

岐伯故作神秘,压低声音说:“针灸啊,其实就是给身体信号,告诉它哪里不对劲,赶紧调整。

三阳经啊,那是负责给身体加油打气的,像太阳一样,能量满满。

所以,肚子胀气这种‘打气过头’的情况,咱们就得找三阳经的穴位,给它泄泄火,就像给气球放放气,让它别那么膨胀。”

“至于三阴经嘛,那可是滋养身体的温柔乡,像是细雨滋润着干涸的土地。

拉肚子这种‘营养流失’的问题,就得靠三阴经来补补身子,固本培元,就像是给漏水的船打补丁,让它别再漏水了。”

黄帝听得连连点头,笑道:“岐伯,你这解释,比吃红烧肉还过瘾!

不过,我还是有点好奇,那些说老病治不好的人,到底是咋回事?”

岐伯叹了口气,摇了摇头:“唉,那都是因为没找到对的方法啊。

你想想,治病就像是找宝藏,得知道藏宝图在哪儿,还得有把趁手的铲子。

有些医生啊,可能还没找到那张藏宝图,或者铲子不够锋利,自然就觉得治不好了。

但咱们中医啊,讲究的是望闻问切,四诊合参,找到病因,对症下药,哪有治不好的道理?”

黄帝一听,拍案叫绝:“说得好!

岐伯,你简直就是医学界的哲学家,不仅治病救人,还启迪人心啊!

这么一来,我这心里头的疑惑,就像是被你一针扎破的气球,彻底没影儿了!”

岐伯也笑了:“黄帝兄,你这是夸我呢,还是夸针灸呢?不过啊,话说回来,咱们中医的魅力,就在于这份智慧与和谐,人与自然,人与身体,都得讲究个平衡。

针灸,不过是打开这扇平衡之门的钥匙罢了。”

说到这里,岐伯突然话锋一转,幽默地说:“当然了,黄帝,你要是哪天也肚子胀或者拉肚子了,记得别来找我啊,直接去找三阳经和三阴经的穴位,它们可比我这个老头子靠谱多了!”

黄帝有一天突奇想,对身边的岐伯说:“嘿,岐伯啊,我总听你说针灸如何如何神奇,能治百病。

那你给我讲讲,刺那些热得跟火炉似的病人,和刺那些冷得跟冰棍一样的病人,有啥不一样的讲究吗?”

岐伯一听,哈哈一笑,捋了捋他那飘逸的胡须,说道:“这事儿啊,简单又深奥,且听我慢慢道来。”

“先说刺那些热得跟吃了辣椒似的病人吧,你得想象自己把手伸进刚烧开的热水锅里,那度,得要快、准、狠!

为啥呢?因为这些人体内啊,就像有个小火炉在熊熊燃烧,你得赶紧把火给灭了,不然烧坏了五脏六腑可咋整?这一针下去,就像消防员喷水一样,得迅降温,让那热气顺着经络往下跑,跑到脚底排出体外。

这就是咱们中医说的‘热者寒之’,用寒凉的针刺法来对付热病。”

<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顶点小说网】 m.dy208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