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十三(2 / 4)
/p>
。
这样一来,“地主”
自然就能变得更强大了。
话说有一天,黄帝闲来无事,就拉着岐伯聊起了天。
黄帝问:“嘿,岐伯啊,你说要是厥阴风木这个倒霉蛋掌了天,咱们的身体会出现啥状况呢?”
岐伯一听,立马来了精神,这可是他擅长的领域啊!
岐伯清了清嗓子,开始了他那既专业又不失幽默的讲解:“黄帝啊,要说这厥阴司天,那可真是个‘调皮鬼’。
要是它带来的外邪(咱们可以理解为外界的不利因素)太嚣张了,咱们就会感觉耳朵嗡嗡响,跟开了低音炮似的;头呢,也会晕乎乎的,好像喝了十瓶二锅头还没醒酒;再严重点,说不定还得咳咳咳,跟肺里住了个摇滚歌手一样,整天开演唱会。
不过啊,这都不是最惨的,要是咱们身体里的正气(可以理解为身体的抵抗力)赢了,那情况可就反过来了。
胸啊、胁啊,这些地方就开始隐隐作痛,好像有人在里面偷偷捶鼓;舌头呢,也变得僵硬,说话都不利索了,跟舌头被冻住了一样,想打招呼都得靠手势。”
黄帝一听,哈哈大笑:“你这比喻可真够逗的,不过话说回来,这厥阴司天到底是个啥玩意儿,为啥能这么折腾人?”
岐伯神秘一笑:“这厥阴啊,就是肝的‘代言人’,肝在中医里可是个‘大忙人’,管的事情多了去了。
一旦它不高兴了,咱们全身都得跟着遭殃。”
黄帝点了点头,突然灵机一动:“岐伯啊,你说要是真遇到这种情况,咱们有没有啥灵丹妙药可以救急?”
岐伯摸了摸下巴上的胡子,思索片刻:“当然有啦!
不过,这方子可不是随便吃的,得对症下药。
比如说,要是耳鸣掉眩得厉害,咱们可以试试‘天麻钩藤饮’。
这方子啊,得用天麻、钩藤、石决明(可不是海里的那个哦,是中药的一种)、栀子、黄芩、牛膝、桑寄生、夜交藤、茯苓、益母草这些药材。
按照现代的计量,天麻得用上9克,钩藤12克、石决明18克,其他的药材嘛,就各来个1o克左右吧。
把这些药材混在一起,煮成一锅汤,每天喝上那么一两碗,保证你耳朵清净,头脑清醒。”
黄帝一听,眼睛一亮:“这方子听起来挺靠谱的,不过,这药材的比例有没有什么讲究啊?”
岐伯点了点头:“当然有啦!
药材之间的比例,那可是一门大学问。
就像咱们做饭一样,盐放多了咸,放少了淡,药材也一样,得恰到好处才行。
不然啊,不仅治不了病,还可能添乱呢!”
黄帝听了,连连点头,突然又想到了什么:“岐伯啊,你说这脉象上能不能看出点啥来?”
岐伯微微一笑:“当然可以啦!
脉象可是咱们中医的‘秘密武器’之一。
要是厥阴司天,外邪太盛,脉象就会显得弦而有力,就像绷紧的琴弦一样;要是正气不足,脉象就会显得沉而涩,好像血液在血管里懒洋洋地不愿意动。
黄帝说:“嘿,岐伯老兄,我这心里头啊,就像揣了个十万个为什么,今儿个就想问问,要是少阴这位‘天空之主’掌权的时候,人们会得啥样的病呢?”
岐伯一听,哈哈大笑,捋了捋他那飘逸的胡须,说:“黄帝啊,你这问题问得好,咱们这就来一场穿越古今的健康大揭秘!
想象一下,少阴这位大佬坐镇天庭,要是外来的邪气(咱们就叫它‘客胜’吧)太嚣张,那可就热闹了!”
“先啊,你得准备好纸巾,因为‘鼽嚏’——就是连着打喷嚏、流鼻涕,那是少不了的。
接着,脖子后面,就是咱们现在说的风池穴、大椎穴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顶点小说网】 m.dy208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