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中论篇第四十(3 / 5)

加入书签

脘内痈,那可是长期作战的结果,难治啊难治!

黄帝眉头紧锁地问:原来如此,看来这伏梁还真是个难缠的货色。

那有没有什么讲究,比如它在身体里的位置有啥说法吗?

岐伯大神微微一笑:当然有啦!

这伏梁啊,要是住得靠近肚脐上方,那就是“逆贼”

,咱们得小心应对;要是住得靠近肚脐下方,勉强算个“顺民”

,但也别轻易动它。

总之,对付这伏梁,咱们得讲究策略,不能动不动就“动手动脚”

,得用智慧,知道不?

黄帝点头如捣蒜地回答:对对对,还是得听专家的。

那具体的治疗方法呢?是不是有啥神奇的穴位或者药方?

岐伯大神故作神秘地说:哈哈,治疗方法嘛,那可就得说到咱们中医的精髓了——针灸与草药。

不过,对于伏梁这种“老顽固”

,针灸得特别小心,得按照《刺法》里的规矩来,找对穴位,轻柔而坚定地“劝降”

它。

至于草药嘛,那就得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,来个“量身定制”

的配方了。

比如说,咱们可以用些清热解毒、活血化瘀的草药,比如金银花、连翘来对付那脓血,再用点黄芪、党参来补补正气,毕竟打持久战,身体得跟上不是?

黄帝眼睛一亮地说:听你这么一说,感觉中医还真是博大精深,既有武侠小说的刺激,又有科学严谨的态度。

岐伯大神得意洋洋地答道:那是自然!

中医嘛,讲究的就是个“天人合一”

,用自然的力量来调和身体的平衡。

对付伏梁这种“大boss”

,咱们得智取,不能硬拼,您说是不?

黄帝突然问起:“哎,你说这有的人啊,身体从大腿根儿到小腿肚子,整个儿都肿得跟面馒头似的,还特别是肚脐周围,疼得跟孙悟空被念了紧箍咒一样,这到底是哪路神仙下的咒,还是啥怪病缠身呢?”

岐伯,一听这话,立马儿就开启了他的“医学脱口秀”

模式:“陛下您问得好!

这病啊,有个挺有画面感的名字——伏梁。

您想啊,这‘伏’字,就像是潜伏的间谍,悄咪咪地就来了;‘梁’呢,咱们可以想象成一座桥,但这座桥啊,它可不是建在水上,而是建在了咱们的身体里,特别是跟风邪这个‘老狐狸’脱不了干系,咱们就叫它‘风根’病吧!”

“您知道不,这风邪啊,它可不是省油的灯,一旦入侵人体,就喜欢四处溜达,最后呢,它瞅准了大肠这块风水宝地,就赖着不走了。

大肠里头啊,本来是通畅无阻的,结果风邪一来,嘿,就像高公路上突然多了个路障,气儿就不那么顺畅了。

这气儿一堵,它就想着找出口,结果就跑到了一个特别关键的地方——肓(这里咱们可以理解为现代医学中的某个深层组织区域,虽然古代没有精确到现代穴位,但我们可以想象成是肚脐下方的一片神秘地带)。”

“肓啊,它就像是身体里的一个秘密花园,里面藏着好多咱们看不见的能量源泉。

而这气儿呢,就像是调皮的孩子,一到肓这儿就开始捣乱,结果就导致了肚脐周围那一圈儿,疼得是死去活来,跟被孙悟空的金箍棒画了个圈似的。”

“所以啊,陛下,这病啊,咱们得小心对待,千万不能乱动。

为啥呢?因为啊,这气儿一旦在里头乱窜,搞不好还会引连锁反应,比如说,它可能会跑到泌尿系统去捣乱,到时候啊,小便就成了大问题,不是尿不出来,就是尿得跟挤牙膏似的,那叫一个难受啊!”

说到这里,岐伯话锋一转,开始给大伙儿支起了招儿:“对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顶点小说网】 m.dy208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