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论篇第三十一(3 / 4)
吃了太多热气腾腾、难以消化的食物,那就是火上浇油啊!
原本就快熄灭的热火,被这么一激,又悄悄藏了起来,跟吃进去的食物热气混在一起,俩热一勾搭,不就又病怏怏了嘛。”
黄帝一听,直点头:“妙哉!
那遇到这种‘病后余孽’怎么办?”
岐伯不慌不忙地说:“咱们得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,看看他是虚是实,是逆是顺,然后对症下药,调理个几轮,保证让那‘小尾巴’彻底消失无踪!”
接着,黄帝又好奇了:“那得了热病,平时得注意些啥,有没有什么忌口?”
岐伯笑眯眯地回答:“这可是个大学问!
热病稍微好点儿了,您可千万得嘱咐病人,别急着大鱼大肉往嘴里塞,不然病情立马就反弹了。
还有啊,就算是胃口好,也得悠着点吃,别一下子吃太多,不然消化不良,热气又聚集起来,之前的努力就都白费了。
所以,简单来说,就是‘清淡饮食,七分饱’,这是热病初愈的头等大事儿!”
说到这里,咱不妨再扯扯家常,让这古老的医理也接地气些。
想象一下,假如你是那刚战胜热病的小李,心里正美滋滋的想着:“哎呀,可算好了,得吃点好的补补!”
结果,老妈端上来一锅热腾腾的红烧肉,你眼睛一亮,筷子刚要夹,耳边就响起了岐伯老大夫那语重心长的话:“小伙子,悠着点,身体刚恢复,可不能贪这一时之快啊!”
于是,你放下了筷子,改喝了碗清淡的鸡汤,配上几碟时令蔬菜,心里那叫一个舒坦。
几天后,不仅身体彻底康复,连精神状态都好了不少,邻里乡亲见了都夸你:“看小李这气色,比得病前还精神呢!”
所以说啊,治病养生,学问大着呢!
咱们现代人虽然科技达了,但老祖宗的这些智慧啊,还是得好好学学。
别小看了那些看似简单的饮食起居之道,它们可是咱们身体健康的基石呢!
下次再有谁问你:“得了热病咋整?”
你就可以拍拍胸脯,笑眯眯地说:“嘿嘿,这事儿啊,得听岐伯老大夫的,清淡饮食,适度锻炼,保准药到病除,不留后患!”
黄帝又开始了他的“十万个为什么”
模式,这次他好奇的是关于那些被双重寒气侵袭的倒霉蛋们,他们的脉象和病情会是怎么一番景象呢?岐伯老先生,这位古代医学界的“度娘”
,自然是胸有成竹,缓缓道来。
“陛下您问得好!
那些不幸被双重寒气找上门的家伙们,第一天可就惨了。
您想啊,太阳经(巨阳)和少阴经同时遭殃,那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太阳经一病,头就开始嗡嗡作响,跟被孙悟空的金箍棒敲了似的;少阴经一乱,嘴巴干得像沙漠,心里还烦得跟猫抓似的,满肚子不舒服。
这感觉,就像是同时被晒得头晕眼花又渴得要命,还得忍受内心的煎熬,简直是‘冰火两重天’的升级版嘛!”
“到了第二天,情况更是雪上加霜。
阳明经和太阴经也加入了‘病友群’。
阳明经一病,肚子就开始鼓胀,像装了个大气球,身体还热得跟火炉似的;太阴经一乱,食欲全无,看着满桌佳肴都提不起劲,嘴里还开始胡言乱语,仿佛灵魂出窍,在跟外星人交流呢。
这时候的病人,就像是被施了魔法,既饿又热,还时不时蹦出几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,真是让人哭笑不得。”
“第三天,更是不得了!
少阳经和厥阴经也来凑热闹,这下可好,耳朵听不见了,就像被按下了静音键;阴囊还缩了回去,整个人跟被雷劈了一样,直接晕菜了。
水也喝不下,饭也吃不下,连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顶点小说网】 m.dy208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