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(4 / 5)
得直哆嗦’。
哆嗦久了,气血不通,肚子也鼓起来了,这时候啊,夏天还能勉强过,一到冬天就难熬了。
这就是阴阳失衡带来的身体变化,疾病的预兆和表现,得时刻留意哦!”
黄帝问:“要怎样才能调和好身体里的阴阳平衡呢?”
岐伯笑着说:“嘿,这可是门大学问!
要是你能掌握那‘七损八益’的养生秘诀,阴阳调和自然不在话下。
要是不知道这茬儿,嘿,等着瞧吧,早衰就跟你打个招呼了。
到了四十岁啊,身体的阴气就开始走下坡路了,日常活动都觉感力不从心;五十岁时,体重增加,耳朵眼睛都不那么灵光了;到了六十,更是‘下面’不给力,‘上面’却容易上火,九窍都不顺畅,眼泪鼻涕一块儿流,那叫一个尴尬。
所以啊,知道这些养生之道的人,身体倍儿棒,不知道的嘛,就只能提前感受岁月的‘温柔’了。
这其实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,名字不同,本质相通。
聪明人呢,他们看的是共性,找方法;而糊涂蛋呢,尽盯着差异,自找烦恼。
结果呢,聪明人总是活力满满,眼睛亮堂,身体轻盈,老人返老还童,年轻人更是生龙活虎。
这就是为什么古代那些高人总爱做那些看似无为,实则顺应自然的事,享受简单恬淡的生活,追求心灵上的自由与满足。
这样一来,他们就能活得长长久久,仿佛与天地同寿。
这就是咱们老祖宗的智慧,养生之道嘛,得这么玩!”
“再跟你说个有趣的,你知道为啥咱们西北的天总是感觉缺那么一角,东南的地又像是没填满吗?据说啊,因为西北是阴的地盘,所以咱们右边的耳朵眼睛就没左边的那么灵光;而东南阳气足,左手左脚就没右手右脚那么有劲儿。
这大自然啊,真是处处透着玄机,跟咱们人体一样,平衡才是王道!”
黄帝问:为什么会这样呢?岐伯笑着答道:“嘿,这就得说说东方和西方的秘密了。
你看,东方嘛,就像早上的太阳,满满的阳气,这些阳气都往头顶上冲,结果呢,上面亮堂了,眼睛耳朵自然就灵光了,但手脚嘛,就有点像被遗忘在角落的灯泡,不够灵活了。
反观西方,夜幕降临,阴气下沉,全聚在脚下了,这下半身强壮了,上半身却有点力不从心,耳朵眼睛不够敏锐,但手脚活动起来那叫一个溜。
所以啊,要是邪气来捣乱,它在上面时,右边容易中招;在下面时,左边就惨了。
这自然界的阴阳平衡嘛,总有照顾不到的地方,邪气就爱钻空子。
再聊聊天地的大智慧,天上有精华,地上有形体,天有四季八方之序,地有五方物产之丰,它们联手成了万物的老爸老妈。
清亮轻盈的阳气飘上天,浑浊厚重的阴气沉归地,天地一动一静之间,神明就在那儿当起了指挥家,让万物生长、收藏,循环往复,永不落幕。
咱们聪明人呢,就学着这天地的智慧养生:上面学天,清清爽爽养大脑;下面学地,稳稳当当养双脚;中间嘛,就跟着人间烟火气,好好呵护五脏六腑。
还有啊,天气跟肺是老铁,地气跟喉咙通着气,风是肝的密友,雷声能震到心坎里,五谷之气滋养脾胃,雨水滋润着肾的小宇宙。
说到这身体的河流山川,六经就是流动的河流,肠胃是广阔的大海,九窍就像是水流的泉眼。
说到阴阳,咱们出的汗,就像是天空洒下的细雨;呼出的气,嗖嗖的,跟地上的狂风有得一拼。
突然的大病,就像天空炸雷,让人措手不及;身体逆反了,那感觉,就像大晴天突然变脸,阴沉沉的。
所以啊,养生不遵循天地的法则,那就等着接招‘自然灾害’吧!”<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顶点小说网】 m.dy208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