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7章 山珍1(1 / 4)

加入书签

淑兰自然没有真的对宁玉怎么样,而宁玉的求救也更像是孩子间打闹临时抱一下长辈大腿。

沈氏哪里看不出来,闻言仍是乐呵呵上前,却也先把淑兰拉开,嘴上道:“我的小祖宗,您可仔细着点儿,瞧这两张小脸闹得都通红通红的。”

说着却是左右看了一眼,奇道:“海棠和小翠俩丫头去哪儿了?”

淑兰道:“我让她们俩都出去了。”

沈氏无奈道:“又是哪里惹着您了?”

“倒也没有,不过是我馋了,想吃点什么。”

沈氏又道:“这是抬山搬海去呢?想吃什么要两个人一起去,小姐身边一个伺候的没有,真不像话。”

而这会儿的淑兰也已乖乖坐好,又还回过头去,想帮宁玉整理头,宁玉刚刚才跟她胡闹这一通,下意识就把她的手打开,惹得淑兰又一鼓腮。

沈氏见状,赶忙笑着来把淑兰带离床榻,去边上另外椅子坐好。

便就听得身后有响,转头去看,现是小翠端了东西进来,便就问着“这是什么”

走近前去。

小翠已经把捧盘放下,主动揭开其中一个瓷盅的盖子:“妈妈,小姐让煮了点梨水。”

“梨水?”

宁玉这时才在边上道:“我让弄的。”

沈氏疑惑看向宁玉,道:“怎的忽然弄这个?玉小姐嗓子不舒服吗?”

未等宁玉回答,淑兰已在边上补道:

“妈妈不知,她这小脑瓜如今越古怪,方才我说馋嘴想吃点什么,她就忽然吩咐,让削皮去芯滚刀切块,拿瓷罐咕嘟,还说不让加糖,只让最后把蜂蜜一块送来。”

沈氏听了,大抵有数,便就笑着看向淑兰道:“那我倒知玉小姐做的什么了。”

说着又转向宁玉,“何不加上银耳,炖做雪梨银耳。”

宁玉原是想着,临近中秋,时节干燥,喝点润喉的,在现代也是很寻常的事,只不过她尚不清楚这里对单纯的梨水有无什么说法,便还没有声张,但这会儿一听沈氏的建议,立刻反应过来,便就接道:

“妈妈说的在理,今天不过一时馋嘴,想吃点甜的,等明儿早点预备再来煮它。”

淑兰没有反应过来,就还接过话去:“雪梨银耳?不是家里也吃的甜汤吗?有那么复杂?”

这回宁玉立刻应对,还不忘朝淑兰声音方向做个鬼脸:“不复杂,一点儿都不复杂,不如姐姐现在就去煮一碗来。”

淑兰一时没明白,有点愣神。

反倒是已经开始在给宁玉重新绾的沈氏边听边笑。

淑兰见了,问妈妈笑什么。

沈氏赶忙作势捂了下自己的嘴,道:“没什么没什么。”

宁玉可算逮着机会,连珠炮道:

“姐姐说得轻巧,您勺子一?,一口就吃下去的东西,却不知道小小一碗,少则也要花上一二个时辰去准备。”

不比现代媒介多种多样,古代信息流通渠道相对单一,就饮食而言,古代富贵家庭里长大的孩子,的确比外头平民百姓要多些见识。

但,吃过、知道是什么的人,不一定会做,即便能讲个步骤一二三,真要到自己动手,能不能顺利完成以及成品如何都还两说——这点倒是古今相同。

“雪梨银耳”

在这个世界算是什么层级的甜汤宁玉不清楚,可制法对她来说的确属于简单的,但她还是从淑兰适才说的那句话里赌一个淑兰会吃不会做。

没想到还真碰瓷成功。

淑兰一听真被唬住,可还叉腰道:“哼,说得好像你会一样。”

“我会啊。”

宁玉干脆应道。

淑兰一句“那你现在去”

都到嘴边了,却又因为看见宁玉的眼睛,又给生生咽了回去,偏开脸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