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章 年入千万(1 / 7)

加入书签

    “祝你,踏过千重浪,

    能留在爱人的身旁,

    在妈妈老去的时光,

    听她把儿时慢慢讲,

    也祝你,不忘少年样,

    也无惧那白发苍苍……”

    燕京电视台中秋晚会,毛阿闵以一曲《人世间》博得满堂喝彩。

    这样既有烟火气,又有情怀的歌曲,最是戳中各大晚会的心头。

    虽然毛阿闵现在不是体制内的晚会选手,但她的老师是谷建玢,她本人还是青歌赛出身。

    她是第二届青歌赛通俗组的铜奖。

    第二届,可谓是大神如云。

    董文花、阎维闻是那一年民族组的铜奖,通俗组的银奖是韦玮。

    还有一位是不能提的名字。

    她们除了是青歌赛选手之外,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。

    晚会歌手。

    80年代,歌手想出头只有一条路。

    那就是走青歌赛。

    其他的路?

    不能说没有,只能说狭窄到无法通人,非正规军的草根歌手只能混迹于酒吧。

    而青歌赛的参赛者都是各地文工团的选手,没有编制,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。

    80年代歌手的成名路线基本是文工团→青歌赛→各种晚会→春晚。

    上春晚,基本意味着熬出头。

    因为80年代的娱乐活动太少,春晚的暴光度、加持能力是二十年后的几倍,甚至是十倍。

    直到90年代初,国内乐坛的现状依旧是这般。

    乐坛格局真正发生变化也就是这两年,以93年签约制的实行,94新生代的崛起为标志,流行歌手们终于找到了出头之路。

    但。

    这条路依旧很窄。

    大量的新人苦于没有曝光的机会,很多在燕京追梦的人,做梦都想求上一纸合约。

    只要给机会,签卖身契都行!

    新人有新人的苦,像毛阿闵这种成名歌手,也有很多烦恼。

  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