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版税和红磡演唱会(3 / 7)

加入书签

可观。

    不过,内地这边没有词曲版税、制作人版税的概念。

    都是走买断。

    一首词能卖到2-3000,那都是高价,后续专辑卖的再多,跟作词人、作曲人都没关系。

    从头到尾扫了一眼,李杰翻到了总表。

    词曲版税:13.5万(CD)+4.8万(盒带)=18.3万。

    制作人版税:18.3万。

    艺人版税:25万+30万=55万。

    扣掉50万的专辑制作费用,李杰理论到手的版税收入是41.6万。

    但理论是理论。

    这笔钱还要再扣除一部分。

    5%的赠品、4%的破损率,这是雷打不动的开支,扣掉这部分,理论版税收入是37.85万。

    接着,还要扣除30%的保留版税,这部分钱是唱片公司保留的‘退货’费用。

    《丑奴儿》在宝岛一共卖了30万张,但出货数量却是60万张,后面这30万张,如果唱片店退货,唱片公司需要退款。

    所以。

    李杰最终到手的版税收入是26.5万。

    再扣掉他之前向公司的结款,这一次,他能结算19.2万的版税。

    这是税前的版税收入。

    依照86年颁布的《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》,以及1990年税务部门办法的209号文件。

    录音、音像、戏剧、音乐等项目收入,全部按照劳动报酬收入项目征收。

    具体条例,800元以上的部分收入,依照60%缴税。

    滚石是一家正规公司,当然会主动报税。

    (19.2万-800)*60%=11.47万。

    所以,李杰最终到手的版税收入是77280块。

    版税一路从91.6万扣到7.72万,李杰的表情一直很平静。

    毕竟,人家是按照合同办事。

    平心而论,滚石的合同还算比较良心,没把什么包装费、促销成本、巡演成本摊派到歌手身上。

    这些开支是滚石全额承担。

    如果要把这部分算上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