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章 代一门课(3 / 4)
好。”
“早!”
“早上好。”
“张老师,今天又变帅了。”
一路上,李杰碰到了不少‘熟人’,在浙大校园,他也算是‘名人’。
连续在四大顶刊发表了八篇论文,国际数学家大会一小时报告者,孪生素数猜想证明者……
一系列的光环,想不出名都难。
不单单是在教师群体,他在学生群体内的名气也不小。
今年招生的时候,他就是宣传点之一。
那份履历一列出来,懂得都懂。
今年浙省理科高考状元,报的就是浙大数学系,不过,理科状元并不是最强的那个人。
众所周知,保送生、IMO金牌(国际中学生奥数竞赛)之类的学生,在单一科目,往往更具备天赋。
今年IMO国家队一共有六位成员,其中有两位报考了浙大数学系。
搁在往年,很多人都去了北大数院。
浙大今年算是扳回了一成。
那个叫金隆的学生,是一个好苗子。
李杰听说过他,IMO金牌获得者,在数学上很有天赋,招生老师为了劝他,花费了很大的力气。
站在李杰的角度,他觉得金隆的天赋应该不如朱朝阳。
未来,朱朝阳也会‘报考’浙大。
更准确一点,应该是走竞赛的路子,先进奥数省队,再进国家队,斩获一枚IMO金牌,国内的大学,清北复交浙……基本上是任选。
过去这一年多,李杰和朱朝阳一直有联系。
这小子是一个相当慢热的孩子,即便很熟了,他也只是偶尔给李杰打电话。
或是问一问学习规划,或是倾诉一下生活中的问题。
普普和严良,早已消失在茫茫人海,到了今年,朱朝阳基本不怎么提他们了。
更多还是提到家里。
母亲、父亲。
还有那个同父异母的妹妹。
每次和父亲一块出门时,他都能感觉到母女二人对他的排斥。
其实,朱朝阳也知道她们为什么敌视他。
&nb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