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章 去京城(3 / 4)

加入书签

sp;  “你好,伱好,我是陈怀开。”

    “来,请坐。”

    说着,他瞄了一眼旁边的年轻人。

    “凯哥,快去倒水。”

    “好,好。”

    闻言,陈恺歌连忙迈着小碎步去了旁边的开水架。

    “小陈老师,来,坐。”

    陈怀开对李杰很是客气,没有摆什么老艺术家的架势。

    搞文艺工作的,消息通常都比较灵通。

    眼前这位年轻人,不单单只是一位作家,还是一位社会评论家,写的文章,很犀利。

    既辛辣,又不是体面。

    文笔之老辣,根本不像是一个年轻人。

    接着。

    双方客套了一番,而陈恺歌干起了端茶倒水的活,态度十分殷勤。

    没办法。

    他老子要买的那部,就是为他买的。

    78年,陈恺歌跟田壯壯、张一谋等人,一起考上了北电。

    今年毕业后,他跟田壯壯都分到了北影厂。

    按照现在的情况,一般的青年导演,不熬个十年八年,很难摸上导筒。

    但,陈恺歌不是一般人。

    他跟田壯壯一样,都是二班人。

    他爹是北影厂导演,他进厂,也算是子承父业。

    陈江河写的那本《八里》,写得是真好。

    对于成年人而言,八里,不远,也不近,但对于一个孩子而言,那却是一条极为漫长的路。

    然而,《八里》的主人公却每天来回。

    在小陈老师的笔下,那种旺盛的求知欲,那种生命力,简直是跃然纸上。

    写得真好。

    真动人。

    要不怎么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呢,小陈老师写得那本书,不是乱编的,而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。

    这一点,在文章的开头就写了。

    陈怀开看到那本短篇,立马就决定改编。

    那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