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七章 辽夏的应对(2 / 4)

加入书签

夏州李氏就彻底失去了攻守的主动性。

    之前,夏州李氏为何敢频频攻打凉州、甘州?

    哪怕屡败屡战,夏州李氏仍然失志不渝?

    因为只有拿下凉州和甘州,夏州李氏才能彻底立足于西北!

    彼时,萧关仍在夏人的掌控之中,所以,李氏才有资本不断地进攻,进攻,再进攻。

    而现在,时移世易。

    未来,夏州李氏得看宋廷的脸色!

    所以!

    为了夏州李氏的未来,必须重新夺回萧关。

    但怎么夺呢?

    夏州境内也不是铁板一块,虽然夏州李氏是最大的部族,同时也是其他部族公认的首领。

    安装最新版。】

    但论掌控程度,也到让人心甘情愿赴死的地步。

    刚刚经历一场大战,各部族的损失都不小,如今再让其他部族出兵出力,攻打萧关。

    怕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至少也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。

    而这段时间,宋廷不可能不利用,待到来年,攻伐萧关的难度,只会更大。

    宋人修城筑寨的功力有多强,李德明是深有体会的。

    想了想,李德明觉得需要做两手,不,应该是三手准备。

    一面向宋廷纳贡,俯首称臣,并且将景德和议中的‘岁币’给剔除掉。

    然后,在试着讨价还价,看看能不能将萧关给赎回来。

    虽然机会很小,但试一试总是无妨的,万一成功了呢?

    宋朝君臣不是讲礼吗?

    (ps:景德年间,北宋与西夏签订的和议中有一条,宋朝每年‘赐’给夏州党项白银万两,绢万匹,钱二万贯,以及茶二万斤。

    这些钱虽然不多,而且还是以赏赐的名义给的,但意义完全不同。

    在宋人看来是赏赐,在夏人眼中,这无异于是岁币,每年都给,不叫岁币叫什么?

    另外,宋廷取消青白盐禁令,并且还在边地开设榷场。

    简而言之,景德和议完全是一份屈辱的合约,但在宋朝君臣眼中,却是阶段性的胜利,每年只用一点点钱,就换来了边境的和平。

   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