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87章 诸事皆宜(4 / 4)

加入书签

得它的味道,春天就不会彻底消失。”

    话音落下,掌声由零星转为雷动。一位白发老教授站起来说:“多年没听到这么清醒的声音了。”

    回村途中,小宇接到教育部通知:《自然课》教学模式将被列入“十四五”基础教育创新典型案例汇编,供全国参考。

    但他没把这个消息告诉任何人。第二天依旧六点起床,去茶园查看新茶采摘进度。

    夏至前夕,第一茬春茶上市。包装盒上印着孩子们画的生态链图画,背面是二维码,扫码后不仅能追溯生产流程,还能听到采茶当天的现场录音??鸟叫、笑声、风吹树叶声,全都封存在那一分钟的音频里。

    有个订单备注写着:“请送给十年前那个总被骂笨、却一直想读懂树叶语言的孩子。”

    小宇亲自寄出这份茶,收件人地址是一所曾经拒收过《自然课》试点申请的名校。他知道,改变不会一夜发生,但种子已经撒下。

    入夜,他又登上观景台。萤火虫回来了,在田埂间织出流动的光网。远处,防护林的新苗已长至半人高,枝叶在风中轻轻碰撞,发出沙沙声响,像是大地的低语。

    他打开《桥志》,写下新的一页:

    >“有人说我们太理想主义。可我觉得,当现实太过坚硬时,总得有人守住柔软的部分。

    >我们不拒绝进步,只是坚持用自己的节奏前进;我们欢迎关注,但绝不迎合喧嚣。

    >每一次播种,都不是为了立刻收获,而是为了让土地记住希望的模样。

    >这世上最深刻的变革,往往始于微小的坚持??比如让一个聋孩子听见风,让一个盲童‘看见’花开,让一颗普通的米,重新拥有发芽的权利。

    >桥仍在修,路还很长。

    >但我相信,只要根扎得够深,再轻的风,也能吹出回响。”

    晨雾升起时,公告栏前又添了三个签名。其中一个是周然,旁边画着一双张开的手,掌心向上,接住飘落的花瓣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