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87章 诸事皆宜(1 / 4)

加入书签

    赵以秋有点怪。

    但进入考场后,反而很安静。

    下午两点五十五,监考开始对着学生展示密封条,又在监控那晃了一下。

    而后分发答题卡和数学试卷,并语气严肃提醒道。

    “可以填信息,但不能...

    清晨的阳光斜照进“乡土研习所”的玻璃窗,把木桌上那本摊开的手写课程表染成淡金色。小宇坐在靠窗的位置,指尖轻轻摩挲着昨夜刚收到的教育部回函。信纸上的红章像一枚安静燃烧的火苗,提醒他一切并非梦境。窗外,几个孩子正蹲在实验田边观察越冬小麦的返青情况,伊布拉音家的小儿子阿力木用树枝在地上画出根系结构,嘴里还念叨着昨天自然课讲的“土壤呼吸”。

    手机震动起来,是阿禾发来的消息:“冷链车已出发,第一批‘春露米’今天下午三点进仓。”后面跟着一个笑脸表情,又补了一句,“买家问能不能附赠一张种植户手写的祝福卡。”

    小宇笑了,回了个“好”,顺手打开《桥志》新一页,记下:“2025年第一单,不是拍卖会,不是发布会,是一张手写卡片。”他合上本子,起身走向工坊。今天要录制《自然课》春季单元的第一节??“种子醒来的时候”。

    卓玛已经在录音棚调试设备。这个由旧粮仓改建的空间,墙面贴满了吸音棉和村民手绘的生态图谱,角落里摆着一台二手但性能完好的数字录音台。她抬头看见小宇,摘下耳机说:“昨天那个广东盲童打来电话,说他梦见自己走在咱们村的小路上,听见了啄木鸟敲树的声音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得把‘声音地图’更新了。”小宇轻声说,“春天来了,很多声音都变了。”

    他们推开门,冷风裹着融雪的气息扑面而来。溪边的柳枝冒出了嫩芽,几只灰??在石桥栏杆上跳跃。小陈蹲在监测站旁检查数据,抬头喊道:“水温回升到8.3度,浮游生物指数上升,青蛙估计这周末就开始叫了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把‘听觉复苏’这一课定在下周二。”小宇说着,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记下时间点。

    正午时分,课程正式开拍。没有灯光架,没有轨道车,只有一台固定机位摄像机和一支指向性麦克风。小宇站在实验田中央,脚下是刚翻松的黑土。

    “你们知道吗?”他弯腰抓起一把泥土,“冬天的时候,种子其实一直在做梦。它们梦见阳光、雨水,梦见蚯蚓帮它们松土,梦见自己破壳而出那一刻的力气。而现在??”他缓缓撒下一小撮红米种子,“它们要醒来了。”

    镜头静静记录着他的动作。没有激昂的配乐,只有风掠过麦苗的沙响,远处传来牛铃叮当。孩子们围坐在田埂上,有的模仿小宇的动作播种,有的闭眼倾听地下的动静。阿力木突然举手:“老师,我能听见种子说话!”

    全场轻笑,但没人觉得他在胡闹。

   &nb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