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5章 税赋之重(3 / 5)
赋不仅是一种为朝廷增加收入之法,也是朝廷掌控国家的一种重要手段,像某些地方富有繁荣,某些地方贫穷落后,两个地方发展不均衡。”
“若任由这种情况发展,那长此下去,富地会越富,贫地会越穷,对一个国家而言,这是一个极不好的状况。”
不用李念讲说,王绾已若有所思道:“所以,税赋是平衡富地和贫地间发展的一种手段?富地因为其更富,因而须缴纳的税赋要更多,贫地则相对要少,而从富地收缴上来的税赋又可用给贫地发展。”
这么一说,其他人也瞬间明白过来,甚至税赋的这个作用还可用于国与国之间,人与人之间。
大秦要是操作得当,可通过税赋来对他国进行限制,使得大秦越强,诸国越弱,或使用此平衡几个国家之间的发展,如对一个和大秦友好的国家征收相对较少的赋税,使之得以快速发展,对一个和大秦有仇的国家拉高税赋,使之商品难以售出,从而缓慢其发展。
至于人与人之间,收入多者须缴更多赋税,收入低者则少缴纳,使彼此间的贫富不会那般悬殊。
在王绾话后,始皇等人放开思维,很快便想到了很多,治国那么多年,他们知道税赋对国家的重要性,只是未知可以有这么多玩法。
李念又一次点头:“正如首相之言,税赋可用以调控地方与地方间发展的不平衡。不只对国内,对国外也有大用,像对他国进行收割。”
“但要做到这,有前置条件:一、大秦军事实力够强;二、大秦生产制造的能力领先于要被收割的国家。军事实力不够,要是被收割的国家不甘心被收割,要奋起反抗,咋办?”
“至于第二个条件,是说大秦生产制造的物品已深入影响要被收割的国家,其等很难舍弃大秦的货物,而其对大秦的影响却不深,其出口到大秦的货物不多。”
“如此一来,大秦便可通过提升关税的方式对此国进行收割,简言之,他们购买大秦货物的价格更高,大秦却不需要他们货物,大秦卖给他们的东西更贵,大秦从他们那买东西却很便宜……”
在这种不平等的贸易状况下,大秦将会大肆收割那个国家的产出,其国内财富将会流入到大秦。
嘶,好狠的一招,这招要是用好,大秦可谓是趴在诸国身上吸血,让诸国卖力生产制造财富,大秦却不用干太多,用此招就能收割到诸国的产出。
甚至大秦都不用自己费劲生产制造,只需将收割到的诸国产出在大秦转上一圈后,绘个大秦的图纹、署个大秦的名,摇身一变就能从诸国的普通货变成炙手可热的大秦货,再卖回给诸国。
等于大秦啥都付出,躺着便能享受到诸国产出的各种东西,可能最费力的事是铸造大秦钱币,及拿着大把秦钞在诸国买买买。
就在这时,一道灵光在始皇几人脑中闪过,总算想明白了李念为何要强调好几次:大秦必须保留有独立完整的生产制造体系!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