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章 “仁宗盛治”,远超汉唐?(北宋历史)(2 / 5)
口,赵祯在位的42年里,赵宋人口净增长379万户,增长户数相当于唐太宗贞观时期的总户数。也不看唐太宗即位时是啥状况……”
这典型的在贬唐扬宋,宋时文人也确实喜欢干这事,在某些宋时文人的观点中:李世民那弑兄夺位的鸟人也配跟咱们伟大的赵宋皇帝?
就唐那帮不知礼、三纲不正的家伙,完全不配和咱们懂礼知仪、豪富天下的大宋相比。
在“靖康之耻”发生前,北宋不少文人看不起唐朝。
“且赵宋人口增加会这般快,有一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是:有更加高产的作物在赵宋普及,如占城稻。有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人,当然会让人口增加。”
“占城稻可是在赵恒时期便在进行普及。这些能全归功于赵祯头上?”
“这‘仁宗盛治’在臣看来,实在名不副实。可宋时文人对这‘仁宗盛治’推崇盛赞,称其为‘振古无及’、‘远过汉唐,几有三代之风’、‘自《诗》、《书》之载,未有如兹之盛者也。’”
听到李念说出的宋人对“仁宗盛治”的评价,始皇等人也有些绷不住,这些宋人属实不太要脸。
蒙恬更是直接道:“赵宋连华夏都未能一统,其等有何颜面称远过汉唐?是他们每年能多给辽人送岁币,给西夏人送赏赐?”
太不要脸了,这帮宋朝文人怎么好意思跟汉唐相比,还称超过了汉唐。
汉唐可没你们宋这样怂,汉唐完成过的大一统,且曾威服四方,打得诸国俯首,而你们宋,无论赢,还是败,都给人送钱。
李念笑道:“宋时那些人就是这般想的,且还不是普通文人,其中有许多名士重臣,譬如欧阳修、司马光、王安石等……既是宋时名士,也为重臣。”
“兴许是宋朝崇文抑武、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给他们的自信。也可能是宋时酿酒工艺精进,让这些人喝高了,不清楚自己究竟多少斤两。”
始皇帝明智地没问这些宋人对他和大秦是啥评价,这帮子都能不要脸到声称他们的宋远超汉唐了,对他和大秦还能有啥好评价?
保准他是暴君,大秦是暴秦!
李念接着道:“虽说在军事、政治、经济方面其实都没多少作为,但赵祯还是有优点,就在于他那‘仁宗’的‘仁’。”
“在赵祯治下,北宋环境较为宽松,虽这种宽松让某些问题变严重了,但也有有利的一面,如在文化方面,涌现了许多名士,唐宋八大家中的六位都在赵祯时期,还有晏殊、范仲淹等。”
“再如科技方面,华夏四大发明之三都在赵祯一朝得到应用……”
李念话锋一转,“可虽有这些方面的发展之功,但低消不了赵祯在位时的其他方面问题。尽管那些问题并非是从赵祯这里开始,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