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4章 投秦一念起,刹觉天地宽(4 / 5)

加入书签

情达理”也让罗伊二人松了口气,向优旃行了一礼:“多谢上师!”

    类似的场景还在耽摩栗底其他地方上演,大秦尚未过来,可耽摩栗底的人心已经开始乱了起来。

    摩叶上师想到过有人会生出向秦人投诚的念头,只是大概没想到会有这么多,他今日才给众人讲说秦国之事,随后便有人在为向大秦投诚做准备,他希望的抗秦大业还没开始,倒是投秦大业开展得颇为迅速。

    这也是由于信仰及长期养尊处优,已经磨消掉了这些贵族、官员的勇气血性,无论是佛教,还是耆那教,都主张非暴力、不杀生,那受其影响的人,自然而然会缺乏抗争拼斗的勇气。

    而且,如果选择和秦人对抗,要做的事太多,摩叶上师讲说的那些强国之法听起来很好,可实际上是要让他们割利,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地位权势。

    如让出现更多贤才,听起来似乎很妙,贤才多,国家便能得以兴盛强大,可是贤才多了,而地位权势却不增加,那想要让新出现的贤才有位置,就必须让旧人让位置。

    而“旧人”是谁?

    不就是他们这些人!

    秦人会不会抢他们位子不知道,可国内如国出现了众多所谓的贤才,其等必定会挤占他们的地位。

    与其让国内其他人给分走他们的权势地位,不如向秦人投诚,给秦人割让些利益,说不准向秦人投诚割让的利益要比抗秦付出的少。

    关键是秦人那般强,看不到和秦人对抗的可能,既然如此,何不投秦?只要将秦人满足,秦人自然就不会取他们性命,夺走他们的地位权势。

    李念要是知道这些孔雀国人的想法,定会感叹:不愧是某雄的祖宗,果然是一脉相承,后世有某雄要勃勃生机送国人给日寇屠戮,现在有这帮人在大秦还未打来时,已在思考如何投诚满足大秦。

    但这种软弱的民族性正好方便大秦,要是这是个有勇武之气的民族,反倒要让大秦头疼,像匈奴,别看匈奴如今对大秦极为乖顺,可大秦对匈奴极为提防,一直将其列为最需要解决的目标之一。

    匈奴的危险级别可比孔雀国高多了,尽管从综合国力看,现今的匈奴不如孔雀国,但匈奴不缺乏敢战的勇气。

    只是因为匈奴的高层堕落腐朽,才显得匈奴变得软弱,可只要给匈奴换上一群积极进取的高层,匈奴会迅速变回一头草原之狼。

    而孔雀国从古雅利安人将当地土著征服,建立种姓制度后,此地就已经走歪,再加之各大宗教的影响,勇武血性被逐渐从这里的人身上剥离。

    在耽摩栗底休整了数日后,摩叶上师随和孔雀国大使等人向着华氏城出发,那才是能真正决定孔雀国命运之处。

    数日后,众人抵达华氏城。

    看着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