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94章 三路并进(2 / 3)

加入书签

p; 莫罗的军队进入巴伐利亚境内之后,基本上就如虎入羊群,到处“平A”就行。

    至于为何只让他带了1万5千人,主要是因为巴登的补给能力只撑得住这么大规模的部队。

    此外就是要在巴塞尔对岸保持足够的兵力存在,否则可能会引起拉图尔的怀疑,从而提醒巴伐利亚防备。

    莫罗看上去每天吊儿郎当的样子,其实手下的军团随时都保持着高度战备状态。

    在接到命令之后,这些部队立刻转为行军状态,两天后便抵达了斯特拉斯堡。

    这就是约瑟夫制定的全面反击计划。

    随着奥地利的主力部队调动,法国从意大利、莱茵河南段和葡萄牙三个方向同时动手,令反法同盟顾此失彼,从而彻底丧失战略主动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伦敦。

    唐宁街十号。

    小皮特烦闷地将手中的文件递给了陆军委员会的温德姆将军,而后又看向韦尔斯利侯爵:

    “很显然,奥地利在北意大利陷入了苦战。

    “他们在那里的兵力虽然超过法国,但大部分都是几个月前刚动员的新兵。

    “现在只能将您的新军调往曼图亚,才能稳住那里的局势,而后再设法对莱茵河西岸展开反击。”

    在约克公爵的部队被击溃之后,韦尔斯利所训练的3万新军已是目前英国唯一能立刻调动的军团了。

    不过这也是英国战斗力最强的部队。全员装备了新式的火帽枪,炮兵也学习法国模式,大量编制骑炮兵。

    韦尔斯利甚至还为士兵们配备了一种防弹插片。不过由于没有摸清法国防弹插片的制造工艺,所以只能大量用铸铁堆砌,最终在防弹效果不如法国货的同时,重量却超出了近一倍。

    至于训练方面,韦尔斯利倒是有自己的一套。

    他的新军从队列、体能、射击水平和纪律性等方面,都超出了欧洲除法国之外的主要军队一大截。

    在法国新军的巨大压力之下,韦尔斯利的这支部队比历史上提前了七八年面世。

    只是,他所要面对的,却不是历史上拿破仑的老禁卫军。

    而是约瑟夫用后世的军事理念建设起来的法国新军。

    这注定了韦尔斯利的未来只能是一场悲剧。

    韦尔斯利沉吟了好一会儿,才轻轻呼了口气,迎上小皮特的目光道:

   &nbs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