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1章 威慑(2 / 3)

加入书签

明的商贾:

    “1千万法郎,我得承认,这的确非常诱人。”

    巴伊微笑补充道:“而且只有3%的利息。”

    吕茨克向后靠了靠,摇头道:“只是再多的贷款也无法解决我国在对法贸易中严重的不平衡问题。”

    他摊了摊手:“您知道,贷款总有花完的一天,而且之后还要偿还。在那之后,我国的贸易赤字仍将继续扩大。”

    巴伊暗自皱眉,他之前和符腾堡以及奥格斯堡都顺利达成了协议,而背靠北德意志贸易区的上黑森就要难缠得多。

    好在出发前王太子和他分析了各种可能的情况。他当即按照预案道:“您完全可以用这笔钱来促进国内的产业发展。”

    “哦?您能具体说说吗?”

    “比如对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进行补贴。”巴伊道,“工坊主们拿到了资金,就可以改良生产工艺,购买更精良的设备,甚至提高工人的工钱,让他们更加认真地工作。

    “几年前,我国的造纸、炼铁之类的产业也没什么竞争力,就是利用补贴才得以逐步提升。”

    吕茨克下意识地点头,法国人说的似乎很有道理。

    只是约瑟夫没有告诉他,直接对工厂进行补贴,基本不可能促进工业进步。反倒是工厂会对补贴带来的盈利产生依赖,一旦补贴取消,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倒闭。

    巴伊继续出谋划策:“您看,只需要拿出150万法郎,就可以从法兰西联合蒸汽机公司,买下数百台蒸汽机。哦,我甚至可以帮您要来折扣。

    “这些蒸汽机将会帮助你们的羊毛纺织业实现飞跃。”

    吕茨克终于有些意动了。他知道,英、法的纺织业就是依靠蒸汽机实现了成本大幅度降低,或许黑森也可以走这条路。

    他再次看向巴伊,颔首道:“我会向大公汇报此事的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1792年3月10日。

    《莱茵-塞纳河条约》缔约国云集卡尔斯鲁厄王宫,开始就一项关乎整个贸易格局的议案进行投票。

    威尔伯福斯作为英国谈判代表,正立于落地窗前,和奥地利代表莱茵菲尔斯伯爵低声说着什么。

    这位英国第二财政大臣深陷“煽动黑奴暴动漩涡”,不得不接下了这份差事,以求暂时离开英国避风头。

    “您无需担心法国人的那些小动作。”他带着自信的微笑道,“那些贷款我国也能提供,就算数额略少一些,但那些国家会考虑到重签贸易协议的利益,应该会站在我们这边的。”

  &nb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