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项燕弄险(3 / 4)

加入书签

bsp; 可……未尝不是秦王政对楚国外戚之力的一个沉重打击。

    当今之时,楚国外戚的诸般之力,汇聚在昌平君身上,汇聚在中央学宫的公子扶苏身上,以谋将来。

    无论如何,昌平君熊启在国府内的权力正在被分化,秦王嬴政对于昌平君的重视,也在不如往昔,这是一个铁一般的事实。

    “如何?”

    熊启神容如旧,淡淡一笑,看了项燕一眼,再次执起铜壶,斟倒茶水,自顾自的轻抿着,不予多做评价。

    “以项燕愚见,昌平君相邦之位,怕是不稳矣。”

    项燕亦是一笑,拱手礼下。

    “那又如何?”

    熊启将手中的茶盏落于木案上。

    神容之上,更为显得平静许多,看不出有其它的异样。

    “昌平君一生所谋,乃是楚国,无论如何,昌平君身上都有着楚国的存在,目下秦廷内外的所有楚国之人,诸般前途都在昌平君身上。”

    “若然昌平君大位不稳,他等如何?”

    “故而,在下先前一语,所谋为昌平君。”

    项燕话音缓缓,别有内蕴,回旋于这处不大的偏房之内,说完,静静的看向昌平君,其人乃是一个聪明之人。

    自己所语,他应会很明悟。

    “与我何谋?”

    熊启笑而对曰。

    “在下携带有楚王密令,若然接下来秦国之事有变,昌平君可直往楚国,大王允以令尹尊位。”

    项燕从怀中取出一道火泥封印的文书,置于木案之上,单手压上,徐徐退向熊启处。

    “项燕将军今日为一说客否?”

    熊启没有看向那封密信,也许项燕说的有些道理,不过,许多事情并非那般简单,自己的相邦之位固然不稳。

    若说接下来有人可以取代,也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李斯……,他还没有那个资格。

    王绾虽有资格,却是出身廷尉,安得谋划国府各大行署?

    “昌平君与大王同为先王子嗣,难道宁愿看到楚国将来的危局?”

    “大王登位,根基不稳,数年来,虽有所得,庙堂之上,仍为大族把持,欲要推恩,颇为缓慢,大王有心匡扶朝政,整顿楚国上下,重塑楚国地位,须有大力相助。”

    “若得昌平君,岂不如鱼得水?”

    “那也是大王的期盼,也是项燕此次亲自前来之缘故,此为大王谋。”

  &nbs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