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424、玄气武道(3 / 5)
; 第一夜,三人扎营于矿井入口。风中传来断续童谣,调子凄凉。聋哑少女突然剧烈颤抖,手指在翻译器上飞快敲击:
>“他们在下面唱歌……全是孩子……说渴……说冷……说想妈妈……”
女记者跪倒在地,泪流满面:“对不起……对不起……我的祖先参与了封锁……”
老人紧握拳头,声音沙哑:“爷爷,我来了。这次,换我来接你们回家。”
那一晚,矿井深处传来第一声回应??不是哭喊,不是诅咒,而是一阵微弱却整齐的拍手声,像是幼儿园老师正在点名。
第二天清晨,三人决定进入矿井。林知遥远程投射“共情护盾”,防止负面情绪侵蚀心智。陈默则启动备用协议,在井口布置“记忆缓冲带”,确保亡者情绪不会失控爆发。
深入百米后,空气变得粘稠而沉重。墙壁上布满抓痕,有些地方还残留着小小的手印。突然,前方通道塌陷处,一块石板缓缓移开,露出一道缝隙。少女伸手探入,带回一片布角,上面绣着模糊的名字:**小百合**。
就在触碰的刹那,她双眼翻白,身体僵直。
“她在读取记忆!”林知遥惊呼。
画面透过共情链接同步传回昆仑山??
1945年冬,寒风刺骨。一群孩子被驱赶进矿井,最小的不过五岁。日军军官下令封井时,一个小女孩冲上前抱住他的腿,哭喊:“叔叔,我们只是饿了,没想偷粮食……你会下地狱的!”
军官面无表情地推开她,转身离去。
但镜头并未结束。下一幕显示,那名军官回到营地,整夜未眠。他写下三封遗书,分别给妻子、母亲和天皇,然后走进暴风雪中,举枪自尽。
记忆终止于此。
少女缓缓恢复意识,泪水早已浸湿脸颊。她颤抖着打出一句话:
>“他后悔了……他也死了……可没人听见。”
林知遥闭上眼,心如刀割。
真正的悲剧从来不是恶行本身,而是悔恨无人承接,痛苦无法传递。
她当即发布全球倡议:“请所有曾受战争影响的家庭,写下你想对加害者或受害者说的话。无论立场,无论国籍,只要出自真心,我们将把它们送往那座岛。”
二十四小时内,超过六百万条信息涌入系统。有韩国老人写给已故日本兵:“你杀死了我哥哥,但我现在只想问你一句,你在战场上害怕吗?”
有澳大利亚退伍军人对原住民后代道歉:“我的曾祖父烧毁了你们的部落,我这一生都在梦里听见哭声。”
最多的是孩子写的信:“爸爸打仗回来就不笑了,你能告诉我,他到底看到了什么吗?”
&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