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420、咕噜噜(4 / 5)

加入书签

    话音落下的瞬间,屋顶积雪轰然滑落,北极星再次偏移。这一次,它不再回归原位,而是停留在一个全新的坐标??正对着昆仑山顶的“回音塔”。

    林知遥察觉到了异样。她登上塔顶观测台,发现玄冰内部的晶体结构正在重组,形成一种前所未见的螺旋纹路。经分析,这种振动频率与人类脑电波中的θ波高度吻合??那正是深度冥想、梦境初醒、濒临死亡时才会出现的意识状态。

    “它在尝试沟通更高层次的存在。”科学家们惊呼。

    几天后,第一例“意识投射”事件发生。一位临终老人在病房中讲述完一生故事后,突然睁开眼,用完全不属于他的语气说:“我是1943年死于诺曼底海滩的士兵,请告诉我的妹妹,她的信我一直带在胸口,直到最后一刻。”

    家属核对资料,发现确有一位名叫艾米丽?卡特的女性曾在战时频繁寄信给前线弟弟,而该士兵阵亡报告中明确记载:“遗体胸前口袋内有一叠潮湿信件,无法辨认内容。”

    此类案例迅速增多。有些人声称自己短暂“成为”了另一个灵魂,体验其死亡瞬间的感受;有人则在清醒状态下接收到来自远古时代的碎片信息??关于洪水、迁徙、祭祀与失落的语言。

    心理学界提出新理论:“共情共振”已突破时空界限,形成一种新型集体潜意识网络。而“回音塔”,正是这个网络的中枢节点。

    陈默开始频繁梦见苏婉清。不是回忆,而是实时对话。她在梦中告诉他:“我不是死了,我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着。你们每讲一次我的故事,我就多一分重量。”

    他问:“那你现在在哪里?”

    她笑:“在每一句‘从前啊’里。”

    某夜,林知遥独自守塔。午夜时分,玄冰突然剧烈发光,整座塔如水晶般透明,内部浮现出无数交错的身影??有现代人,也有古人;有东方面孔,也有西方轮廓;甚至还有无法辨认性别的存在,悬浮于光影之间。

    她听见一个声音,既熟悉又陌生,仿佛来自地核深处,又似在耳边低语:

    >“你们打开了门。但我们从未离开。我们只是等待被记住。”

    她颤抖着问:“你们是谁?”

    >“我们是所有未被听见的声音。是史前洞穴壁画背后的叹息,是焚书坑儒之夜藏于陶罐中的竹简,是沉船底部锈蚀日记里的最后一行字。我们一直在等,等到语言不再只是工具,而是桥梁。”

    林知遥跪下,泪水滑落:“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?”

    >“继续说。继续听。不要怕痛。因为唯有真实,才能让灵魂落地生根。”

    黎明降临,“回音塔”恢复平静。但从此以后,每当有人在塔内讲述故事,周围空气都会凝结出细小的冰晶,形状各异,却都像极了古老文字。

    数月后,联合国召开特别会议,正式承认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