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2:要不玩一玩影视?(2 / 6)
p; “那不可能,一百万买版权,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事情。”
“哈哈哈,林老板说笑了。”
“版税也行,版税也行。”
林一峰笑了笑。
这三人别看很有诚意,其中暗藏了很多杀机,要是反应不及的,很有可能一下子就中招。
在90年代,国家推行的作家稿酬中,就标注了两种方式。
一种是基本稿酬加印刷数量,可以说按照一千字多少钱去收,再加上印刷的分成,比如一万册书籍,分成1%。
超过一万册,分成0.7%或者0.8%这样。
当然这种方式来钱速度太慢,更多的作者会喜欢走一次性买断。
而第二种就是完全按照出售量的5%到10%之间,这种更多用于成名的作家合理分配出售权。
林一峰跟王晋康走的就是第一种,每个月固定给他分成。
至于第二种,更适合林一峰他们这种手握版权的人,给其他报社合作。
这三人来了就谈买断,根本没有给刘胜兴任何走版税的方式,一般人估计是在做选择题,根本不会考虑其他的可能性。
像是林一峰这种商场老油条绝对会选择跳出这些选择,将主动权握在他的手中。
有了林一峰帮忙监管,很快两边合同就达成了合作。
根据出售量进行分成,每个月低一百万份,林一峰会从那边抽取10%的分成,超过一百万份的量,他们会从报社抽取7%的分成。
可以说借助着幽州省的出售量,林一峰他们每个月纯保底都有十万块的分成,再加上他们本身宣传能力,每个月少说也能拿到接近三十万的分成。
最主要的还是有一定保证金。
100万保证不会修改其中内容,不会用于其他项目,如有违约百倍赔偿,并且还会遭到起诉。
可以说林一峰为了保护版权,给对面下了一个不敢违约的条件。
一旦对面违约,那就要赔得倾家荡产。
而这一百万,也算是林一峰给他们的保证,幽州省只会给他们独家版权。
别看这个合同幽州省报要付出的价格不低,但此刻三人嘴都快笑歪了。
这部的影响力,他们是有目共睹的。
只要林一峰他们愿意授权,每个月他们报社在省内说少了就要有接近三百万的营业额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