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15:文化的搬运者(4 / 6)

加入书签

    林一峰摇摇头。

    “和我合作的,不是李师傅。”

    “是荣恩娘,广姨你知道吗?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,广姨豁然开朗。

    “荣姐啊。”

    “那确实,我还在想老李头那家伙,怎么可能答应你,没想到是荣姐跟你合作了。”

    “在手艺上面,荣姐确实跟老李头不相上下。”

    “那个老李头一个死古板,现在可能就剩下嘴硬了,除了御供之外,他啥也不剩。”

    林一峰见广姨将李锦蓝一顿贬,也是明白这个人在她们刺绣圈内名声不怎么好。

    不过转念一想,如果广姨跟荣恩娘关系不错,这两家确实有能够合作的机会。

    在短暂闲聊过后,广姨也是说出了需求。

    合作肯定是能够合作的,但是广姨这边质量把控必须过关。

    说白了宫廷绣本身就比较繁琐,他们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衣角边上的装潢,用各种金边细线来修饰服饰。

    比起更为简单朴素的苏绣,宫绣更多是以“华贵”为主。

    在出衣速度上,肯定要略逊于苏绣荣恩娘那边的。

    林一峰对此也表示理解,并且他也没有打算将宫绣的服饰,作为苏绣内低端服饰出售,更多是要以价格更贵的方式,面向消费者。

    第二点就更加简单了,广姨也是告诉林一峰,她们肯定不会搬离京都,并不会去什么大工厂这类的地方。

    要做就只会在本家店做。

    这一点林一峰也是能够理解的。

    别看这项技艺是需要人力来做,大多数都是手工产物,实际上换一个地方效果是截然不同的。

    比如说在南方更为潮湿的环境,用什么线,什么时候去晾晒衣服,这都是有考究的。

    如果离开了京都这块地作出的宫绣,跟在本地生产的宫绣,可能这都是两个产物。

    最简单的就是绿豆汤的问题,南北两地绿豆汤颜色完全不同,北方偏红,南方偏绿,这都是最基本环境的问题。

    为了保证产品本身的质量,广姨不会离开京都,也不可能离开京都。

    “这都是小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我主要是想看一下广姨你们这边有什么款式可以引进。”

&nbs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