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5章 沾雨引灵(2 / 2)

加入书签

“吸气时,想象天地间那如烟似雾的灵气,随细雨一同被你吸入。

它们并非一股洪流,而是亿万颗细微的、清凉的水珠,自你口鼻、毛孔,丝丝缕缕地渗入体内。”

周衡双手在身前虚引,仿佛在拨动无形的雨帘:“引气之诀,在于‘引’,而非‘夺’。

心神要柔,意念要细。

想象你的意念,化作无数比雨丝更纤细的‘线’,轻柔地‘沾’住那些蕴含着灵气的雨滴,将它们缓缓‘引’入体内。

这便是《烟雨引气决》第一要义——‘沾雨引灵’。”

“灵气入体,循经脉而行,如溪流初汇。”

周衡的声音低沉而清晰,开始传授具体行功路线,“此刻,随我意念引导:灵气自百会(头顶)如清露滴落,过印堂(眉心),下鹊桥(舌抵上颚),沉入檀中(胸口膻中穴)……暂存于此,如雨汇小潭。

呼气时,意念引导潭中灵气,沿任脉下行,过神阙(肚脐),沉入下腹丹田气海。

此乃‘聚雨成溪’。”

周衡一边讲解,一边以指尖在空气中虚划,仿佛描绘着无形的经脉图。

随着他的动作,周围弥漫的雨雾似乎受到某种牵引,在他指尖凝聚成极其淡薄、几乎看不见的淡青色气旋,缓缓流转,演示着灵气运行的轨迹。

功法本身特性与周衡深厚修为的自然显现。

“莫要急躁,莫求成。”

周衡停下演示,目光温和地扫过那些眉头紧锁、额头渗出细汗(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)的弟子,“《烟雨引气决》重在一个‘养’字。

初时,或许只能感到一丝微凉,或丹田略有温热,甚至只觉心神宁静,这皆是引气入体的征兆。

如同这山间草木,得细雨滋养,非一朝一夕可见其长,然其根脉却在无声中壮大。”

“每日清晨,或雨雾充沛之时,择一静处,按此诀行功。

持之以恒,丹田气海自有暖意渐生,如春泥蕴生机。

待得丹田灵气充盈,运转自如,如溪流汩汩,连绵不绝,引气期一层,方算入门。”

他顿了顿,语气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严肃:“切记,引气入体,需心境澄澈,如雨洗碧空。

若心存杂念,贪功冒进,则灵气驳杂,反伤经脉根基。

此功法看似温和,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,绵绵细雨,亦可成蚀骨之寒。

根基不稳,后患无穷。”

雨,依旧淅淅沥沥地下着。

石坪上,数十名弟子沉浸在各自的感悟中。

有的眉头舒展,似乎捕捉到了那一丝清凉的“气感”

;有的依旧困惑,但呼吸已渐渐与雨声相合;还有的,身体微微颤抖,不知是冷还是初次引气的激动。

周衡不再言语,静静地站在雨中,目光深邃地扫过每一个弟子,如同一位园丁,在细雨无声中,观察着刚刚播下的种子。

他腰间的青皮葫芦,在雨雾中泛着温润的光泽。

“今日传法至此。

散去后,各自体悟。

日后,还是此时此地,会有其他师兄为尔等解答疑难。”

周衡的声音打破了寂静,“修行之路漫长,始于足下,更始于这《烟雨引气诀》的绵绵浸润。

去吧。”

hai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