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6章 曹家和贺家(2 / 3)

加入书签

起来,侍立一旁的丫鬟忙递上茶盏。

&0t;你今年也二十有五,贺家不能断了香火!

那姑娘养在盛老太太膝下,前儿刚得了诰命,知书达理,哪点配不上你?&0t;

窗外雨势渐大,雨滴砸在芭蕉叶上出闷响。

贺宏文望着祖母鬓角新添的白,喉头一哽:&0t;可是孙儿&0t;

&0t;别再说了。

&0t;

贺老太太按住他手背,掌心的温度透过布料传来,&0t;当年你父早逝,我拉扯你长大,就盼着见你成家立业。

盛家在汴京根基深厚,这门亲事,于你于贺家都有益处。

&0t;

她忽然苦笑,&0t;祖母这把老骨头,不知还能护着你多久&0t;

贺宏文鼻尖酸,垂眸看见祖母腕间的玉镯已裂了细纹——那是母亲临终前留给祖母的。

记忆突然翻涌,幼时祖母背着他走在采药山路上,总说医者仁心,也要记得先顾好自己的家。

&0t;孙儿听祖母的便是,一定和盛家姑娘好好相亲。

&0t;他轻声道。

贺老太太露出欣慰的笑容,枯瘦的手指拍了拍他手背:&0t;孙儿,你先下去收拾行囊,明日随我一道出去汴京。

&0t;

雨声渐歇,暮色漫过雕花窗棂。

贺宏文走出正厅时,看见管家正指挥下人捆扎药箱。

远处的山峦笼在薄雾里,他望着手中那封未读完的信,想起信中提到的盛家姑娘,不知是怎样的模样。

檐角水珠坠落,在青石板上砸出小小的水花,恍若他此刻忐忑又期待的心绪。

药香弥漫的寝室内,窗棂半掩,斜斜漏进几缕天光。

贺弘文的母亲曹氏斜倚在绣着缠枝莲纹的软枕上。

她苍白的面容比帐幔还要素净三分,腕间银镯随着咳嗽声轻轻晃动。

听闻大赦消息时,她正握着帕子掩住唇,指节泛白,帕角上零星几点血渍洇开,宛如破碎的红梅。

“宏文”

她轻声唤道,声音虚弱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执拗。

贺宏文闻声疾步而入,长衫下摆沾着草药汁液,间还别着半片枯叶。

他半跪在床前,伸手握住母亲冰凉的手,掌心的温度却暖不化那常年的寒意。

曹氏勉力撑起身子,指尖抚过儿子眉梢眼角,似要将这模样刻进心里:“西北苦寒,你曹家表妹锦绣和她母亲这些年不知受了多少罪”

说到此处,她喉间涌上腥甜,偏过头去重重咳嗽,再转回来时,目光已染上水光,“如今能活着回来已是万幸。

你回头到了汴京,定要替母亲好好照拂她们。”

贺宏文喉头紧,想起幼时曹锦绣总爱揪他的衣角,脆生生地唤着“表哥”

那时她穿一身鹅黄襦裙,在白石潭边追蝴蝶的模样,与如今流放在外的境遇判若两人。

“母亲放心,”

他将母亲的手贴在自己脸上,“锦绣是我亲表妹,我定会护她周全。”

曹氏颤抖着摸出贴身收藏的翡翠平安扣,冰凉的玉质贴着贺宏文手背:“这是你外祖母留下的,带去给锦绣。

告诉她”

话未说完便被剧烈的喘息打断,她攥着儿子的手越用力,“告诉她,往后有难处,只管找表哥”

窗外忽起一阵风,卷起帐幔轻晃。

贺宏文望着母亲深陷的眼窝,想起方才大赦的消息传来时,她眼中闪过的欣喜与担忧。

那欣喜是为曹氏母女重获自由,而担忧,大概是怕自己撑不到再见姐妹一面的时刻。

“母亲养好身子,咱们一起去接锦绣。”

他替母亲掖好被角,将平安扣妥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