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o章 终章(3 / 6)
刘彻久久不曾移开目光。
刘徽握住霍去病的手,他的伤心难过不比刘徽少。
刘徽想,所以就不应该让霍去病知道,在刘彻最后的时候他的那些想法,就让霍去病永远记着刘彻对他的那些偏爱吧,那是几十年的偏爱,一辈子别人都不曾得到的偏爱。
随刘彻下葬,茂陵关闭,大汉朝属于刘彻的时代真正结束,刘徽的时代开启。
只是吧,国丧未完,朝堂上有人开始提议,刘徽该选个吉地建属于她的陵寝了。
按规矩,皇帝的陵寝那是自登基就开始修的,而且用国家收成的三分之一来修。
刘彻修了四十几年,修得那叫一个富丽堂皇。
刘徽自是想起史书记载,刘彻的陵墓在以后不知道让人盗了多少回,嗯,很想把自己埋了铺平,最好谁也不知道她埋在哪儿最好。
可惜,不可能,朝堂上的人一个都不会答应的。
“朕的陵早年父皇已经挑好了,修可以修,以国库三分之一修,大可不必。
朕不需要奇珍异宝,倒是中科院和工部的人不妨想想,如何把如今大汉所有的科技都画在那儿,多准备些机关,保证以后不管何时都无人惊扰于朕就好。”
刘徽不想要珍宝,反而有意将科技和文化传播下去。
如此一来,千百年后就算文化有所或缺,有这些记载都可以让后人知道,数千年前的大汉是何模样。
“陛下。”
听清刘徽的话,一众臣子都愣住了。
想想刘彻那么些年来不仅是用国库的钱,刘徽那儿的钱都不知道用了多少,网罗天下所有奇珍异宝,就为了让自己的陵寝如同大汉的宫殿一样富丽堂皇。
刘徽吧,以前那不是有刘彻在,不好两个皇陵一起修的呢。
因而绝口不提。
结果刘徽倒好,她压根无意兴建,奇珍异宝她不想要,倒是打算让中科院的人去那儿画画写写,只做文化的传播。
“陛下,臣一定帮您设置各类的机关。
保管日后无人能够惊扰陛下。”
常康也不年轻了,闻刘徽所言露出笑容,冲刘徽笑得那叫一个开怀。
对嘛对嘛,这才是刘徽,她啥时候和别的皇帝一个样了?
她本就不在意所谓的奇珍异宝,她从来要的都是文化传承。
“不必再提。
就这么定了。
放了太多的奇珍异宝是怕没有人惦记?”
想想曹操的摸金校尉,没钱是好事,要是有钱招人!
刘徽只想死后安生一些。
得了刘徽的表态,确定刘徽主意正得不容人置喙,没法儿劝。
众臣对一个不想花钱的皇帝也是没有办法的。
刘徽的言论,也让人不由的再次拿来和刘彻比较。
比起刘彻的喜好享受,凡事都要最好不同,刘徽只要求吃得好,穿得好,剩下的一概无所谓。
身后之事,刘彻当年给她在茂陵边留下的位置,刘徽收下了,纵然成为大汉皇帝也不认为需要另选。
私底下还是有人劝刘徽的,架不住刘徽不听。
一句刘彻挑的吉地,都专门给她备好,怎么,她好意思嫌弃?刘彻刚驾崩不久她就嫌弃,那不是让天下人指责她不孝吗?
一个不孝的皇帝,当真好?
对,刘徽是逼了宫不假,她逼宫都弄死多少人?
除了刘屈氂和苏文,基本上大家都相安无事。
在那么一个情况下,指责她不孝也不是太说得过去。
但如果刘徽嫌弃当年刘彻用心良苦为她挑下的吉地,那就可以说她不孝!
确定一个两个都很用心的企图让她成为一个不孝的人?
那不能。
朝臣们万万不敢生了那么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