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5章 请陛下割爱(3 / 6)
,不管外头怎么传,卫子夫都不担心。
因而,见刘徽和霍去病回来,卫子夫是绝口不提诸事,只让刘徽和霍去病注意休息。
刘据也来了,见刘徽和霍去病神情自若,不知怎么的,不安的内心像是一下子让他们抚平了。
也对,别人或许敬于鬼神不敢乱来,刘徽和他们不一样,才不会受到鬼神之说的胁迫。
因而,刘据决定不问了。
刘彻都下令要在宫中设宴,一则是因为中秋佳节,二则是因为刘徽的生辰。
照旧,刘徽给卫子夫送上了礼物,刘据看着那一颗小巧的只有拇指般大小的木,里面却雕出椒房殿的形状,叹为观止,“好精妙的手艺。”
“天下之大,无奇不有。
你该多出去看看了。”
刘徽偏头出主意,好让刘据有些数。
刘据眨眨眼睛,以为这样一个主意不错。
可是,一国的太子如何能随意走动呢?
要是将来,将来,倒是可以。
想到那儿,刘据目光灼灼的盯向刘徽,似在无声的说,阿姐,我以后能不能出去,就看你了。
刘徽忍住没翻白眼,朝卫子夫道:“母亲能够看到里面的人吗?小小的几个人,是母亲领着我们一道玩耍的时候。”
木刻虽小,里面包含的内容多着呢。
刘徽笑眯眯指了里面的人,卫子夫看在眼里道:“太小了,看不清楚。”
“看不清有这个呢。”
刘徽连望远镜都让人做出来了,能不把放大镜做出来。
把放大镜往木雕上一放,看,立刻看得一清二楚。
“母亲偶尔看看,这就是给母亲挂着玩的,母亲也不用常看。”
刘徽年年送礼,年年送的礼都不一样,卫子夫握在手里,也是如刘据一般感慨于刘徽的用心。
“我们阿徽又长大一岁。”
卫子夫伸手抚过刘徽的脸,瞧她的眉眼平和,三十五岁的刘徽像二十来岁,正是最好的年纪,让卫子夫心下暖暖的。
刘徽愉悦的笑了,都要老了,可是再老的孩子在父母的心里,孩子也只是长大了,不会是老了。
她也不想在卫子夫面前道一个老字。
因着秋高气爽,宴会是从上午开始的,正好园中的花也开了不少,这个时节的芍药花也还有呢,另有一些菊花也盛开了。
霍去病让刘彻喊了去,刘徽来见卫子夫,便同卫子夫、刘据、太子妃和孩子们一道到了园中。
满大汉朝里,怕是也只有刘徽的生辰能让刘彻亲自下令操办,连卫子夫那儿也不过是按着从前的规矩,该如何办便如何办,也没有刘彻那般特意叮嘱的。
故,长安城内的内外命妇,都到场了。
见刘徽和卫子夫一道进来,纷纷见礼,“见过皇后,长公主,太子,太子妃。”
别问刘徽为何在太子前边,那么多年来,纵然刘据是太子,有刘徽在,何时刘徽不是居于太子之上。
朝中上下也早养成了习惯,刘徽居于刘据之上。
不是没有人指出问题所在,希望刘彻可以纠正,架不住刘彻将问题丢给刘据,刘据呢,全然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。
刘徽的功绩远在他这个太子之上,而且又是阿姐,怎么不能居于太子之上?
所谓的规矩,长公主位比诸侯。
一母同胞的阿姐,怎么就不能居于刘据之上?
刘据一再指出一母同胞四个字,哪一个还能听不出来,刘据压根不在乎刘徽居于他之上。
因而那么多年来,一直保持下来了。
刘彻没有要纠正的意思,纠正过的人现他们的提议天家最尊贵的父子都不在乎,那他们能如何,老实的听话照做。
“诸位免礼,请起吧。”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