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68章 有一个决定要通知您(1 / 3)

加入书签

陈副总说是有“一个忙”

需要帮,实际上是两个。

去年内陆在港岛成立了两家企业,一家是建工局注册的海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,一家是华润投的机械设备有限公司。

前者入港之初,港府给了个承建公共工程的最高等级,c级牌照。

一帮人还挺高兴,雄心勃勃的。

等摊子真正支起来才知道,牌照只是一张入场券而已。

公司注册资金一千万港币,听着好像很多。

可但凡像点样子的大工程,打底也有几千万的,一千万连交保证金都不够。

而且,资方根本就不相信内陆人的施工能力,哪怕你拿着一张c级牌照,也不能改变自内心的歧视。

费了好大的力气,才接下一个康乐园第一期私人别墅工程,各种申报各种审批,足足花费了半年的时间才勉强通过。

开始时还以为是刻意刁难,专门派人前去了解情况后才知道,刁难的情况可能存在,但不是主要原因。

真正的问题,就是不懂。

连港岛的申报流程,文本范式和各方面的要求和标准都不知道,咋通过?

当港岛的规定不是规定呀?

好容易开始施工了,各种各样的问题接踵而来。

管理团队中,只有三个大专生,对港岛的法律和财务体系两眼一抹黑,施工过程中被各种各样的“刁难”

……

刚打个地基,就因为不符合港式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,被要求返工。

紧接着什么施工扰民啦,排污、引水、临时电力搭建不符合规范,三天两头的被找麻烦。

说到底,就是在内陆粗犷惯了,好多东西行与不行,就是领导凭经验的一句话。

排污和扰民什么的,也能理直气壮的要求其他人体谅和理解。

到了港岛,那一套就不灵了,没人惯着他们。

更大的问题是,供应商有歧视,所有工程物料的拿货价至少比本地企业高出百分之十,甚至达到百分之二十。

物料贵就算了,内陆工人吃惯了“大锅饭”

,也可以说是对工程质量要求高,物料“损耗”

远高于行业标准。

还有,港岛本地雇的工人不服从管理。

人家是来赚钱的,到地方开工,干完活走人,谁有那闲工夫听你一天两训话,三天一总结的瞎耽误功夫。

管理团队中承担“心理辅导员”

的领导去找几个“刺头”

谈心,刚拿出内陆百试百灵的架势摆出姿态,就被一七十年代初过港岛来的工人tui了一脸吐沫,还被指着鼻子一顿骂……

意识到港岛本地的工人根本没法“管”

,干脆不管了,只管内陆过去的人。

人和人就怕比,内陆过去一看……你不管港岛人,天天揪着我来劲?

套用黎叔的一句话:人心散啦,队伍不好带了……

陈副总没藏着掖着,非常客观的把海外建筑公司正在面临的各种问题讲了一下。

直言康乐园第一期照现在的情况看,多半是要赔钱了,但公司成立后接的第一个工程,就算赔钱也一定要干好,希望曲卓能够提供一些帮助。

之前扩大大屿山内陆工程队的事,已经驳了人家面子了,不好再驳。

曲卓只能表示,拆借一笔款子,保证康乐园第一期项目干完。

再一个,等红磡一期项目复工后,给海外建筑公司找点不需要保证金的活儿干。

给他们一个能养活自己的缓冲,尽快适应和融入港岛的环境……

至于华润投的机械设备有限公司,主要是缺钱。

根子是内陆资金缺口太大,抽华润的血有点很。

跟中信的情况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