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82章 不是第一次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(2 / 3)

加入书签

但他表现的稍微有些意外,似乎没想到堂堂戴英,会在听到的项目上存在技术和工艺障碍。

稍作思量后,谨慎的开口:“我不能透露太多信息,但可以告诉诸位,内陆某些科研单位,从7o年代初中期,就开始了电推进相关的研究。

从我看到的一些内部技术通报的成果看,霍尔推进器方面,已经具备了实用化基础。

至于其他方面……我想,可以像之前剑桥卡迪文许实验室设备升级那样,通过采购的方式来解决。”

“……”

会场内再次陷入短暂的沉默,每个人都努力不将尴尬表现出来。

同时,压抑心中的惊讶。

尴尬的是,他们认为新晋的drt,过于高估了戴英的应用物理、工程及材料学成果。

对于卫星所需的欠缺,恐怕不是通过一些局部采购就能解决的。

这一点肯定不能承认,只能憋在心里默默尴尬。

惊讶的是,东大居然有电推进相关的研究。

而且,已经具备了实用化能力?

鉴于曲某人一直以来的“真诚”

,会场内所有人心中的,都只有讶异和不能表露出的惊喜,没有人产生怀疑。

惊喜啥?

这可是老美和高卢人都没有掌握的领域。

如果可以从东大手里弄到核心工艺……很有用,有很多用!

事实上,内陆的5o1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,确实在74年启动了电推进研究,但主要集中在离子推进器方面。

而且,因为技术和工艺,更多的只是停留在理论论证阶段。

不过没关系,有相关底子就行。

曲某人来港岛之前,已经让小赵部长将霍尔推进器和激光设备相关资料送回去了。

相信此时此刻,国内某些只限于番号存在的“秘密研究机构”

,已经运作了起来。

用不了多久,5o1所就能接到“洗”

过的资料,并作为技术落地的二级点位,着手展开验证工作。

又是短暂的沉默。

亚历山大会长开口:“曲,刚才你说,星载计算机相关工程,计划在港岛联合实验室进行。

你的意思是,由联合科研团队来完成吗?”

“我想是的。”

曲卓脸上流露出无奈:“之前的碳化硅和氮化镓项目,我在内陆的个人实验室里,完成的前期工作,但并没有向国科院等科研机构做技术通报,而是到戴英之后才公布。

你们应该能够想象到,我回去后……遭到了一些人的诟病。”

“……”

一众人纷纷流露出理解的神情。

“我去年回去后,就接到了国科院下的任务,带领我所负责的计算机中心,完成两个项目的实验室制备和相关测定工作。

但是,新的计算机中心在建,新的实验室也没有完成搭建,我的事情又特别多,这项工作一直拖延至今。

如果星载计算机和相关项目的研依旧在戴英完成,我的压力会非常大,诸位应该能够理解。”

“是的,我们非常理解。”

威廉校长第一时间声。

与会场中几位关键人物进行眼神沟通后,肯定的说:“相关项目的研,在石壁实验室完成,是非常好的提议。”

“……”

一众与会人员纷纷点头,表示认可。

曲某人化身大忽悠,不是第一次,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往死里忽悠戴英的学者们时,回到伦敦使馆的宋大使,第一时间钻进密电室。

迅起草电文,谨慎的修改后,将某人准备联合剑桥开先进通讯卫星的消息,传回家里。

过了大概有两个小时,收到了回电。

解密后就俩字—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