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74章 一代新人胜旧人(1 / 3)

加入书签

利家涉足地产、传媒、航运、金融、实业等多个领域,毫无疑问的家大业大。

起码在港岛,绝对算得上是富豪家族。

在正商两界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。

曾经,更大。

为什么说“曾经”

呢?

74年icac成立之前,影响力确实非常大。

随着icac力,本岛派小圈子起势,再加上新陈代谢后风气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。

利家因为“出身”

问题,渐渐被核心圈子疏远。

商人是最会见风使舵的群体,现正届人士梳离利家,态度自然做出相应的调整。

不是说属狗脸,说翻就翻。

客气时依旧客气,给面子时也依旧给面子,但像当年那种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招标的大事,利家悄无声息间就已经不再是华商资本中舍我其谁,当仁不让的那个了……

东方报的股份,是花高价从“分马肉”

那群里人手中接下的。

之前港府确定向电子产业倾斜,一大帮人闹哄哄的共襄盛举时,也没了利家的身影。

属于……依旧在正商两界有很多老朋友和新关系,也依旧掌握着巨大的财富和影响力。

但有“好事”

和“大事”

时,除非有必要,没人带他家一起玩。

这也跟利孝和身体每况愈下,家族子女没有太出挑的人物,利陆又无法支撑起家业有很大关系。

说这些废话啥意思呢?

利家看重的,从来就不是tvb一年几千万的广告收入,而是需要tvb所带来的影响力。

高价拿下东方报的股份,同样也是为了加强家族在港岛的影响力。

当时是奔着掌握东方报经营权去的。

结果,三家股东第一次见面,曲某人就明确的表示支持米高。

股权在那摆着,利陆跟曲某人头回见面,也寻不到“桥”

攀交情。

没做无谓的挣扎,就识相的放弃了。

就像她在意识到无力掌控tvb后,识相的成全邵易夫,选择了体面……

邵易夫呢?

5o年邵氏从沪市迁至港岛,六零年代初中期只能说勉强立足。

别说影响力,连港岛的主流圈子都摸不着,不过是个小角色罢了。

攀上利家,才得以真正的站稳脚跟。

如今“邵六叔”

的尊称,在港岛几乎已经家喻户晓,早就不再需要借助利家的资源和资本展自身。

而且,出身清白。

虽然经营理念遭到了很多诟病,但并不影响他日益根深蒂固的“江湖地位”

这也是他盯上“电视”

这桩生意后,不太在乎利家的感受,通过各种手段强化对tvb节目产出的控制力,同时吃进tvb股份的根本。

可以说,已经将想要掌控tvb的意图,摆在了明面上……

利家当然不会将tvb的控制权拱手让人,但也不愿跟邵易夫撕破脸,起码表面上“兄友弟恭”

还要维持下去。

这种情况下,单纯的增持股份意义不大,只会让原本限于暗处的较量,暴露于阳光之下。

利孝和公母俩一番商议,又听取了利铭泽的意见,决定引入一个强大实力,有良好口碑,一贯不干预生产经营的,能够压制住邵易夫野心的,新的合伙人。

没错,就是曲某人。

利陆打探的很清楚,曲卓之前拿下东方报的股份,是为了加重自身在北面高层眼中的分量。

现在,他已经是“大屿王”

了,成为电视台股东,对他的加持非常有限。

他应该也不在乎tvb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