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33章 都说不要了硬往手里塞(2 / 3)

加入书签

上面也是要脸的,于情于理都不能一点表示也没有。

而且,建行那边已经非常吃力了。

说好了国内基建部分的投入都由建行提供,但谁能想到臭小子的心那么大,钱砸的那么凶。

银行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,照他那么搞下去,粤省和京城的建行非破产了不可。

问题是,所有项目未来的收益都是利润巨大的,对建行来说属于优质投资,不好劝某人收了神通,就只能倒反天罡蛐蛐上面了。

人家be真金白银的投入,建行也竭尽全力的支持,你们那个正兴公司就干看着,请等着分利润呀?

是不是也得加大点投入呀?

正兴公司肯定是没有钱的,所谓的投入,指的自然是“政策”

搞一个自贸区,虽说不像走私的利润那么大,但真要运行起来,必然是持续稳定的现金流,能够极大的缓解建行的压力。

当然了,不可能17类、89章、939个税号全部放开。

经过一番严谨的商议后,决定带有配额的放开化纤服装类和家电类。

手表、烟酒什么的,也可以根据情况给点配额。

以上这些品类,都是我们下一阶段的主要力方向。

等我们的国产货产量和品类上去了,缺口没那么大了,对外来货的需求自然就没那么高了。

更重要的是,所谓“自贸区”

不是单向的。

这个口子与其说是开给沧浪,不如说是开给港岛。

没懂?

税率是相互的。

咱们给外面的东西订了高税率,人家对咱采取的是对等策略。

而港岛的贸易结构,一直以来都是以“转口贸易”

为核心。

咱们的产品通过自家港口出去,到目标地后被收取的是对等税率。

通过港岛中转后,出货地就变成了港岛,到目的地后就是另一种税率了。

港岛可以从中赚一笔中转费,同时也能提振我们的出口贸易,属于双赢。

“自贸区”

一进一出,港岛都是得利的,相应的要给予我们回馈。

要不怎么说要加个配额呢。

我们配额给的多与寡,是根据港岛方面拿出多少“诚意”

来的……

“怎么样?”

梅宣宁肩膀碰了曲卓一下:“跟你讲,另外两家都红了眼啦。

上面就一句话,你们的投资规模多少,沧浪的投资规模多少?直接把他们问没电了。

咱要再往外推,这便宜可就落他们头上了。”

“……”

曲卓还是不吱声。

“整吧。

有投有赚才是长远之计。

摊子支起来后,纪律口派专班入驻定期轮换,绝对不允许蛇虫鼠蚁滋生。”

曲卓搓了搓下巴,把手里的单子折起来塞给胖货。

坐那沉吟了一阵,说:“不走罗湖,单独再开一个封闭式口岸。”

“啥玩意?”

“我说,单独另建一个口岸,全封闭的。

港岛过来的货直接进货场,咱们的货过河也直接进货场。

入场到出场实施硬隔离,电子眼和x光过检,计算机计单,远程第三方监控。

从点验的关口卡死,杜绝虚报瞒报和挂羊头卖狗肉。

另外,上面要做出承诺,任何人出问题,不论轻重必须调离、追责,从严从重处罚。”

“追责什么的都好说,单独另开一个关口?修一座桥就得老大一笔钱。”

“这事对港岛的好处更大,让他们提供低息贷款,咱们用利润慢慢还。

港币在持续贬值,低利息等于没利息,不用白不用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