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1o章 让科幻照进现实(2 / 2)

加入书签

五十年代就有了,用的是阴极射线管(crt)技术,通过电子束激荧光粉光直接投射图像。

早期用在商务飞机里播放录像,7o年代后开始逐渐应用于会议室和教育领域。

曲卓准备的投影仪,肯定不会是阴极射线管那种1o91货。

而是基于lcd屏技术的数字投影机,原理大概相当于后世某宝和某兮兮上的廉价投影仪,但比那个要高级一些。

采用分光棱镜分离rgb三色光,分别通过三块液晶屏进行调制,色彩要精准许多。

布会空间很大,准备采用基于数字信号的摄、放同步,小光圈的摄影机和普通流明的投影仪,是无法保证效果的。

曲卓去参观利舞台为民族音乐会的准备时,顺手“摸”

了小日子爱尔莫(e1o)的胶片摄像机和电影放映机,作为蓝本进行了重新设计。

得益于搞背投电视和无人机图像传输单元积累的经验,并没有费太大的功夫……

前者保留其镜头组件,加入了d图形传感器,图形处理芯片支持3o帧512-1o24kbps实时监控传输。

后者同样保留镜头部分、机械式矩形校正单元和光源系统,将中间驱动胶片的机械部分换成液晶成像,再加入c单元接收和处理图像。

无线麦克风有鼓捣对讲机积累的技术,也没费多少功夫。

眼下这年月的无线麦克风,采用的是f频段(11o-12oh),连接不稳定,易受干扰,高音躁低音渣。

曲卓起初采用石英晶体锁频技术的vhf频段(18o-28oh)?。

稳定性比f强了许多,但高频部分不行,特别容易受干扰。

随后又试了uhf频段(7oo-9ooh)。

嗯好!

但成本也高。

无所谓,回头搞卡拉ok都能用上。

“百姓乐”

用有线麦克配大彩电,“中端场”

用vhf麦克配单液晶片小投影,“高端局”

用uhf麦克加大背头。

先把样板搞出来,其他人就学去吧……

又是摄像又是投影,又是无线麦克的,对曲卓来说属于对记忆的复刻,对梅宣宁来说……属于科幻。

这两天听曲卓各种谋划设计的,早就心痒难耐啦。

正好要躲袁老头儿,借引子直接跑大屿山去等着接货。

会不会摆弄放一边,过过眼瘾,瞅瞅到底是什么样的高科技……

胖货去过眼瘾了,曲某人白跑康乐大厦了。

之所以让沈壁打听清楚往be去电话,就是准备过去看看梅老二在不在沧浪。

如果在的话,问问到底怎么回事。

沈壁打听到的情况,不一定是真实情况。

虽然在康乐大厦没找到梅老二,但曲卓没过多久还是搞清楚了前因后果。

因为,大社急火火的来电话,说有紧急情况,让他赶紧去一趟……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